GLOs藉國際關係助創業 (GLOs周頴進 / 陳梓謙 / 孔德維 )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GLOs創辦人沈旭輝物色投資者,為旗下六大產業引入資金。(法新社資料圖片)
全球一體化下,地球村距離拉近,年輕人出走開拓視野是一門商機。本報主筆(國際)、國際關係學者沈旭輝於兩年前成立初創公司GLOs,多元化裝備下一代,適應未來新世界。《信報》StartupBeat今次請來GLOs首席執行官周頴進、創作總監陳梓謙,以及研究總監孔德維,分享公司的創業理念及營運模式。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周頴進 GLOs首席執行官
陳梓謙 GLOs創作總監
孔德維 GLOs研究總監
尹:首先跟GLOs的首席執行官周頴進和創作總監陳梓謙談談,公司當初為何以國際關係作為業務核心,可否簡單講解一下?
陳:GLOs的全名為「Glocal Learning Offices」, Glocal包含全球(Global)和本地(Local)兩個概念。作為國際關係學者、公司創辦人沈旭輝於4年前,與友人計劃開拓海外深度旅遊,以及本地STEM教育的業務。
沈旭輝認為,當中有一定發展潛力和需求,於是兩年前成立GLOs,並發展六大產業:包括旅遊(Travel)、創意(Creative)、生活(Lifestyle)、 教育(Education)、研究(Research)及社區(Community),集合一群有志之士作先鋒,各自提供獨特的產品及服務。
周:國際關係表面看似較傳統、偏門的學術性科目。惟早年我在大學修讀有關學科,有幸到北京、美國等地方參與會議,接觸聯合國等非政府機構(NGO),意識到NGO為未來發展趨勢。
GLOs旨在協助小眾群體建立關係,例如以往在本地只會接觸到港人,未來我們或跟非洲、南美洲等跨國界人士合作,共同學習人工智能(AI)、編程等方面知識,以適應未來的數碼世界。GLOs作為國際間的橋樑,或有助他們適應各地文化,促成合作關係。

陳梓謙(右)提到,GLOs以「邦聯」模式運作;左為孔德維。
出版書籍教材 與海外合作
尹:接着,再問GLOs的研究總監孔德維,你們如何把國際關係應用在業務上?有否一些實例?
孔:在GLOs框架裏,國際關係是一種心態,是對未來市場走向的理解。研究方面,公司今年出版一系列以GLOs為主題的書籍,涵蓋次文化、性別等議題,它們在市場有一定價值,惟在本港細碎化市場中,則難以持續營運。我們透過海外人際網絡,例如跟台灣出版機構及有關學者合作,優勢互補,把本港產品帶至當地市場,以提升產品價值。教育方面,新加坡政府已把編程列入學校課程,惟本港遲遲未做到。我認為,本港作為自由市場,主要以私人資金推動社會進步。
為提升下一代的未來競爭力,本港家長傾向自選教材,以培育孩子的技能發展。GLOs就提供編程方面的教材,補足現今傳統教育架構下,難以涉足的領域。
至於旅遊方面,除了開拓台灣、馬來西亞等小眾旅行團,公司亦在中東建立網絡,帶領業界朋友到訪當地,作經濟文化深度遊。
邦聯式營運 部門自主分工
尹:可否講解一下你們的營運模式?
陳:GLOs以「邦聯」(Confederation)形式經營,透過把營運及商業權力下放至不同團隊,讓各部門均擁有運作自主性。沈旭輝負責為旗下六大產業尋找潛在投資者,再把不同資金帶進公司,使產業受惠。
孔:過去20至30年,企業憑學歷、專業資格等資訊聘請人手。現時愈來愈多人擁有學位,我認為在這年代,更重要的是能與團隊協作分工,以及業務展示等能力。所謂「邦聯」概念,即是能夠找到一群共同分享理念、具組織能力的合作夥伴,然後「大家一起玩」。

周頴進(左一)認為,公司作為國際橋樑,有助各國人士適應相互文化,促成合作關係;旁為尹思哲。
尹:近年初創加上小眾品牌湧現,你們如何理解這趨勢?這與GLOs有否關聯?
周:以往未有社交媒體,企業慣於先有規模化定案,做許多事前準備工夫才落實推行。現時初創即使未有固定構想,亦可透過社交媒體,首先吸引小眾群體,再逐步推出客制化產品。例如GLOs發展旅遊產業時,遇到意大利KOL(網絡紅人)後,其後才構思安排當地小眾旅行團。我認為,先有關鍵人物出現,再判斷市場有沒有需求,之後聯繫供應商及合作夥伴。這種逐步規劃的模式,效果不遜於傳統企業。
專注小眾市場業務
孔:雖說GLOs業務以小眾市場為主,我們不妨想想5年後,大眾市場代表着什麼。六十至七十年代電視台的出現,產生為數不少的劇集節目。惟單一內容被科技限制,普羅大眾只能單向收看有關資訊。現時頻譜不再被壟斷,市民手拿蘋果iPhone等智能手機,亦可以是「一人台」。
那往後傳統企業要拓展各種業務,甚至跟初創合作,以滿足不同市場需要。就如現時影片串流網站Netflix,致力提供多元選擇,以爭取市場認同。我相信這是未來的新趨勢,亦是全球企業要面對的挑戰。

全球一體化下,地球村距離拉近,年輕人出走開拓視野是一門商機。(路透資料圖片)
註:以上嘉賓訪問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數據流程通新場景 (車品覺)
如果要進一步讓數據要素可分享或交易,問題就變得複雜很多了。因此筆者希望香港在數位化的進程加速之餘,也加快研究「一國兩制」下資料流程通使用的合規細節,讓企業能快點迎頭趕上數字經濟的洪流。
- Posted August 10, 2022
- 0
-
港產霧氣手提扇眾籌 照明擴音充電多合一
炎炎夏日除了開冷氣,開風扇亦可有效消暑。港產品牌Buddie推出ChillZ Pro手提風扇。最大特色是扇葉前方的霧化器,以超聲波釋出水蒸氣降溫,宣稱可在10分鐘時間內,由攝氏28.33度降至20.56度,更可水箱加冰增強冷卻效果。
- Posted August 10, 2022
- 0
-
汽車修復塗層 暴曬30秒除痕
韓國化學技術研究所(KRICT)最近開發出一種汽車修復塗層,只要烈日當空照射30分鐘,充分吸收近紅外光,令表面溫度升高後,車身刮痕隨即消失;倘利用放大鏡把陽光聚焦在局部位置,修補時間縮短至30秒。塗層技術亦可用於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甚至建築材料上。
- Posted August 10, 2022
- 0
-
德研三分鐘沖製激光冷萃咖啡
不少咖啡迷認為,冷萃咖啡在風味、香氣及咖啡因含量,都比熱泡咖啡更勝一籌,惟製作過程最少12小時。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研發一款激光萃取咖啡系統,聲稱只須3分鐘即可沖出冷萃咖啡,較傳統做法快近300倍;研究報告刊登於科學期刊《自然》。
- Posted August 10, 2022
- 0
-
城大化妝品配方賽 鼓勵中學生創新
研製化妝品配方非專業化學師專利,中學生有相關知識亦可參與調配。香港城市大學學務副校長室及化學系,聯同香港化妝品化學師協會及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合辦香港中學化妝品配方比賽決賽,鼓勵中學生運用自身化學知識,開發新的化妝品配方。
- Posted August 10, 2022
- 0
-
港大微型傳感系統監測血糖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昨宣布,開發了一個可穿戴微型生物電子傳感系統PERfECT。系統僅一枚硬幣大小、重量只有0.4克,可讀取人體微弱的電化學訊號(圖),應用於個性化健康監測,例如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血液甚至汗液的病毒抗體濃度等。
- Posted August 10, 2022
- 0
-
StartmeupHK創業節瞄準七主題 勇闖大灣區 交流電競元宇宙
投資推廣署主辦的StartmeupHK創業節2022,將於下月5日至10日以虛實混合模式舉行。該署助理署長吳國才稱,疫情加速數碼轉型,樂見本港人工智能(AI)、機械人技術及醫療保健等蓬勃發展。香港具備橋樑的獨特地位,以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市場。
- Posted August 10, 202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