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2019年財政預算案 (創科重點)

By on February 27, 2019

0227_B0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表示,香港正處於推動創科發展的絕佳環境,大灣區亦帶來難能可貴的機會。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出發,香港擁有雄厚科研實力、世界級大學、國際化及市場化優勢、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可擔當區內創科先鋒的角色。

【創科生態圈】

  • 科技園兩項目料2020及2022年落成
    去年預算案撥款30億元,供香港科技園公司興建科研基建及設施,包括實驗室,部分設施的工程已經開展,並將會陸續投入服務。香港科學園擴建計劃第一階段亦正在進行中,預計會在本年完工,提供約7.4萬平方米的額外樓面面積。科技園公司亦正全力在將軍澳工業邨發展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支援及推動對數據服務有龐大需求的智能生產活動和高端製造業。兩個發展項目預計分別可於2020及2022年落成。科技園公司正在興建創新斗室,為科學園的租戶、培育公司或訪問科研人員,提供約500個靈活設計的住宿單位,惠及科技人才。項目預期在2021年或之前落成。
  • 預留55億發展數碼港第五期
    政府將預留55億元用作發展數碼港第五期,以吸納更多具實力的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進駐,也為年輕人提供投身創科界的途徑。擴建項目預計可提供約6.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以及包括辦公室、共用工作間、會議場地及數據服務平台等設施。政府會着手進行法定城市規劃程序,以期項目可以在2021年動工,預計最快於2024年竣工。
  • 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上限提至800萬
    當局在2014年推出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由2019/20年度起,他會把每所大學的資助上限,由現時每年400萬元提高至800萬元,進一步培育大學初創企業。
  • 向創科基金注資20億 推再工業化
    提出向科技園公司增撥20億元,在工業邨興建先進製造業所需的專項設施,以配合更多生產商在香港從事生產。計劃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20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
  • 加強對科研界和業界支援
    本屆政府推動創科發展不遺餘力,並集中發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範疇,當局亦確保投放足夠資源,至今的承擔額已超過1000億元。在發展創科基建、推動研發、滙聚人才、支援企業、推動再工業化等方面着手,加強對科研界和業界的支援,本港的創科生態已有顯著改善。

【人才培訓】

  • 港府斥5億推動中學IT教育
    政府會鼓勵學校推行科普教育,為培養本地的科技人才鋪路。並會動用5億元,在未來3個學年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向每所資助中學提供100萬元,讓他們自行購置所需的資訊科技設備和專業服務,以及舉辦更多相關的課外活動,加深同學對嶄新資訊科技的認識,例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等,務求在中學階段已為年輕人建立良好的資訊科技基礎。
  • 預留160億專款供大學添科研設備
    在應用研發方面,指定大學技術轉移處、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工程技術中心香港分中心會獲得培增的資助,進行更多科研及研發成果轉化工作。由2019至2020年度起計的5年,額外撥款不少於8億元。為鼓勵更多企業在本港從事研發,政府已為企業合資格的研發開支,提供兩級制額外稅務扣減,企業在2018年4月1日或之後的合資格研發開支,將可享有稅務扣減。大學的科學探索和學術研究,是本港創科的根本,會預留160億元專款,供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增建或翻新校舍設施之用,尤其是添置必需的科研設備如實驗室,讓大學生及科研人員可在最佳環境下進行教學及研究活動。
  • 提高研究員津貼 吸引畢業生投身創科
    研究員計劃至今已資助超過3700名本地畢業生,加入創科行列。去年推出的博士專才庫,亦已資助超過350名博士後專才在研發崗位工作。為吸引更多本地畢業生投身創科行業,政府會由即日起提高研究員的每月津貼額。持有學士學位的研究員,每月津貼會由1.6萬元提高至1.8萬元,而持有碩士學位的研究員的每月津貼,則由1.9萬元提高至2.1萬元政府亦會由即日起把研究員計劃及博士專才庫的資助期上限,由2年延長至3年,即科研機構或企業可聘用有關科研人才3年,讓他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在其進行的科研項目上發揮所長。
  • 金融學院今年中成立
    去年在財政預算案宣布成立金融學院,將滙聚學術界、金融服務業界、專業培訓機構及監管機構之所長,並以培育金融服務業領袖人才和推動跨界別的應用研究為兩大目標。金管局正全力落實有關計劃,學院預計將於今年年中成立。除了培育本地人才外,港府亦鼓勵境外的金融人才,透過不同的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發展。

【智慧城市】

  • 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
    政府自2017年12月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已推出多項主要措施,包括開放政府數據、制訂有利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以及推出「轉數快」系統。今年4月將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讓業界參與和協助政府引入資訊科技,改善公共服務,推動公私營合作,並為本港初創企業和中小企創造商機。此外,當局正在籌備三項智慧城市基礎建設項目,包括為所有本港居民提供數碼個人身分、安裝多功能智慧燈柱,以及提升政府雲端服務和設立大數據分析平台。當局已為上述項目投放超過9億元,在未來兩年陸續完成。
  • 地理空間數據的互聯互通
    政府通過收集、處理及分析地理資訊等,掌握大量相關數據。地理空間數據的互聯互通,可協助政府各部門規劃和制訂政策。發展局正聯同創科局和多個經常使用這類數據的政府部門,推動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讓地理空間資訊得以整合、互通和共享,配合民間開發智慧城市的各種應用程式。
  • 高質素全港三維數碼地圖
    將預留3億元加快發展數碼基礎設施,以便利地理空間數據的發放、使用及創新應用。平台預計可在2022年年底前全面投入服務,加上分階段推出高質素的全港三維數碼地圖,為公私營機構提供更多及更方便搜尋和使用的空間數據。
  • 積極配合發展5G網絡
    發展智慧城市,必須得到數碼基建的配合。第五代流動技術(5G)的發展全球矚目。5G具備高速、高容量、超可靠和低時延的技術特點,長遠會為各種商業服務和智慧城市的應用提供巨大潛力。政府會分批指配及拍賣不同頻帶的頻譜,為發展5G網絡和服務作準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