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破樽頸 創業大「鬧」兩場 轉造汽車踩行油 谷規模盡攬猛將

何小鵬受創投達人符績勛的當頭棒喝,加上「想做點事情,讓兒子覺得爸爸是挺不錯」,故選擇再度踏上創業路。
已故《明報》創辦人及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查良鏞)曾說過,「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智能電動汽車設計及製造商小鵬汽車的董事長何小鵬相信另有一番很特別的體會,剛過不惑之年的他,職業生涯已「鬧」了兩場:兩年前毅然離開親手創立的UC優視,二度創業生產新能源汽車。由軟件變為硬件、網路轉戰實體工業,為的正是想「大鬧一場」。何小鵬到底要「鬧」到什麼時候?且聽他娓娓道來。
何小鵬人生首場「鬧劇」早於2004年上演,當年他與梁捷創立UC優視,期間經歷過風雨,結果變成喜劇,2009年獲阿里巴巴垂青入股,2014年更全面併入阿里體系,涉及金額創當時內地互聯網史上最大宗併購交易,何小鵬轉任阿里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當時37歲的他,出席集團總裁會議時曾拋下一句:「我有中年焦慮。」
原來人近中年,即使事業家庭兩得意,仍有失落感。何小鵬碰到人生瓶頸,急於尋找下一個突破,「對創業者而言,當夢想到達一個地方後,很難再走下去。」那一刻,他萌生再創業念頭,可是說時容易做時難,分手從來不易,加上方向多多,不知如何選擇。

小鵬汽車投資者之一、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試駕小鵬G3。(受訪者提供圖片)
掙扎3年走出中年危機
他在人生交叉點足足掙扎了3年,曾向朋友取經,得到的啟發是要麼退休,要麼轉行從事基金;但經打聽衡量,覺得這並非自己想追求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何小鵬最終仔細盤算,發現生產汽車竟是最容易,惟當時也反覆猶豫:「我喜歡車,但把一個愛好的東西當成事業,可能就不愛了。」
直至2017年,他接到UC投資者符績勛(現為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及小鵬汽車投資者)來電,對方直吼:「小鵬,如果你自己不出來造汽車,肯定會錯失時機!」那刻猶如當頭棒喝,因隨着電動的新能源汽車興起,令門檻下降。如今回想起來,何小鵬心情仍未平復,「他(符績勛)打動我特別厲害」,加上那時孩子剛呱呱落地,他笑言:「也許我想做點事情,讓兒子覺得爸爸是挺不錯的。」
於是,男人四十,成立小鵬汽車,何小鵬出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再由幕後走到幕前,那是他第二次「鬧」。有過上次經驗,二度創業理應更得心應手,他卻不認同:「用第一次滾雪球的方法來做第二次,必死無疑,現在要用最明星的團隊。」
今年員工冀倍增至7000人
他解釋,2004年成立UC時,內地競爭弱,幾乎無人從事移動互聯網,亦不看好前景,業界參與競爭的同類型公司不超過10間,且規模細小,故當時UC得以慢慢發展,首3年唯一目標是「不死」。
時移世易,今天的互聯網初創是「大量資金、大量團隊及大量的同質化競爭」,以前初出茅廬的創業小團隊,成員多是經理或開發人員級別,只有幾年工作經驗,現這類人才太多,不能再用「滾雪球」方式來做,「最明星的團隊」就是業界精英,故小鵬汽車近年尋得多名猛將加盟,包括前摩根大通亞太區投行主席顧宏地、特斯拉(Tesla)技術專家谷俊麗等。

小鵬汽車的高管團隊包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中)、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左)及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何濤(右)。(受訪者提供圖片)
汽車行頭競爭劇烈,創業由零到一的規模增長要快,「我以前差不多做了10年,公司才有3000人,現在一年半就達3000人;以前要行10年的路,我們一年半差不多全走完,真的非常猛烈。」他不諱言,如果業務不是市場上數一數二,基本無人會關注,小鵬汽車今年的員工數目打算倍增至7000人。
追求快速增長,管理難度難免增加。他補充,從UC管理幾個人到幾千人,再到阿里娛樂文化管萬多人,是經歷10多年的學習,若新的創業者一下子管理如此多人,就算產品、銷售等沒問題,管理上也會碰壁,「做出一台車,跟做出一個車企是兩回事。」
說回小鵬汽車,何小鵬的概括很簡單:「我們要做不同的車,有個性,有科技含量,真正影響用戶。」講解「影響力」的最簡單例子,是以前核心產品UC瀏覽器與微信之比,「微信影響的用戶群不會比UC多很多,但影響的深度遠遠高於瀏覽器。」
預告2021在香港做點事
要吸引消費者,何小鵬認為,好的產品就是講究好品質好價格,既有廣度也有深度,去影響人的生活,「做產品的人稍微有點浪漫主義,只是想用產品去打動消費者……我是中國企業家中蠻有情懷的。」
小鵬汽車旗下首款量產電動車2018年12月推出,上市發布會後24小時,已錄得1573輛的訂單,至去年聖誕節前,訂購已達1萬輛。在內地起步,目標卻不局限本土,希望於亞洲佔一席位,訪問尾聲他更大賣關子說:「2021年估計還想在香港做點事情。」看來何小鵬明顯未「鬧」夠。
有些文字可作正反兩面演繹,「鬧」字看似負面,其實可以解釋為來自內心一團善意的火;老闆肯「鬧」下屬是塞錢入對方袋;掉轉頭員工敢「鬧」上司,隨時有助下情上達。

何小鵬最終仔細盤算,發現生產汽車竟是最容易。(黃潤根攝)
採訪、撰文:張浚浩、吳永強
攝影:吳永強
更多「周一人物」文章: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佈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裡聯絡我們。
Latest News
-
創夢擬斥109億洽購對手樂遊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內地數碼娛樂平台創夢天地(01119)正就收購競爭對手樂遊科技(01089)進行排他性磋商,洽購作價約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
- Posted December 7, 2019
- 0
-
美Uber性侵案 兩年近6000宗
Uber周五公布,2017年及2018年兩年,在美國收到5981宗性侵報告。不過對比Uber兩年間年在全美的載運次數約23億次,該公司聲稱載客而沒任何安全問題的比例高達99.9%。
- Posted December 7, 2019
- 0
-
馬雲當年拒孫正義注資3.9億 阿里創辦之初 嫌金額太巨大
軟銀主席孫正義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周五(6日)於東京大學出席一個論壇公開對談,馬雲憶述,孫正義最初試圖向阿里巴巴約3.9億港元,但被他拒絕了,因為金額太大。
- Posted December 7, 2019
- 0
-
fb控港商冒譚詠麟賣虛假廣告
Facebook在美國起訴一間香港廣告公司ILikeAd Media International,指控該公司利用藝人譚詠麟製造虛假fb廣告,誘騙用戶點擊安裝了惡意軟件的連結。
- Posted December 7, 2019
- 0
-
數碼港致力建構監管科技生態圈 助本地初創RISKflo開拓海外商機
金融業監管要求日益嚴格,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多國皆推動金融監管改革,而本地金融監管機構亦加強相關規定,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皆增加合規部門人手以應要求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印度如何培育企業家? (黃岳永)
如今印度已不單是全球外判中心,更培養出不少獨角獸,例如印度行動支付龍頭Paytm,出現短短幾年便改變了當地支付模式,創辦人Vijay Shekhar Sharma更表示下一步想擴展至美國。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亞馬遜印度首推 Echo便攜式喇叭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本周發布首款便攜式喇叭,內置4800mAh充電池,足以連續播放音樂10小時,支援約3萬種Alexa語音技能,並兼容數百種智能家居設備。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StartupBeat Video
物流格價平台 助個人中小企若需要寄件去海外, 通常惠顧國際物流公司, 但運單入場門檻較高, 不便中小企及個人用戶。本港初創 #Spaceship 設有格價服務, 用戶注冊後可預約寄件。今次請來兩位聯合創辦人 #黃錦熙 及 #林煥枝, 談談其市場定位及優勢。
由 StartUpBeat 發佈於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