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天文台公開數據叫好堪借鑑 (鄧淑明博士)

By on June 12, 2018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香港天文台之所以深入民心,其實累積了20多年的努力。(法新社資料圖片)

到2016年天文台總瀏覽量已達1000億頁次,相當於每名港人每天查詢40次。(法新社資料圖片)

近日看到天文台用趣味方式介紹氣象冷知識,從三號風球下飛行服務隊的行動安排,到日本的飛機去程和回程所需時間不一的原因等,近日一則談到黃色暴雨為什麼也會水浸,內容幽默生動,贏得坊間不少讚賞。

香港天文台之所以深入民心,其實累積了20多年的努力。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早前的一篇文章,講述從九十年代以來天文台從建立網站、公開氣象數據的歷程,細說當時的疑慮、社會的變化、各界互動的經驗,看到增加透明度如何提升公信力,實在值得各方參考。

資訊充實 支持者多

話說20多年前互聯網興起,內部有建議設立網站公開詳細天氣資訊,但有同事擔心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怕市民一旦掌握了數據,天文台便不再是權威。可是,世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轉移,隨着網絡發展加速全球資訊流通,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已有人成立「地下天文台」,豐富資訊吸引了不少「粉絲」。因此,1996年香港天文台毅然創辦了自己的網站,多年來不斷增添內容,涵蓋分區天氣、7天天氣預測、熱帶氣旋路徑等資料,又推出手機版本、應用程式、社交媒體等,隨科技潮流及社會需要不斷更新。

結果,資訊愈充實,支持者愈多,九十年代人手接聽和自動電話查詢每年錄得300萬次,到2016年天文台總瀏覽量已達1000億頁次,相當於每名港人每天查詢40次,每次天文台的成本僅為0.3仙。

由於數據全部公開,透明度極高,「市民不能指天文台有隱瞞,事後的『追究』圈定在『說事實、講道理』的範圍內,消除了情緒化或政治化的偏差,官民之間的互動保留在理性層面。」這種理性的問責正是香港社會賴以進步的動力。

這就是為什麼我多次呼籲政府要從速建立一站式資訊數據共享平台(CSDI),提升施政的透明度,帶來的好處肯定比不便的要多,看看天文台有力的例子便可證明。這樣除了提高大家對政府的信心之餘,更有助市民創作有利民生的意念,這不正是創科的動力來源嗎?

到2016年天文台總瀏覽量已達1000億頁次,相當於每名港人每天查詢40次。(法新社資料圖片)

香港天文台之所以深入民心,其實累積了20多年的努力。(法新社資料圖片)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