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激STEM Sir栽培幼苗 以國創科土壤移植香港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陳岡毅(右)坦言,不希望將馮旨瑨(左)捧做明星。(被訪者提供圖片)
香港人陳岡毅(Joe)形容自己辦的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好黐線」,例如安排學生到旦夕禍福難料的以色列遊學、在沙漠跑步。他更與以色列理工學院洽談條件,扶植港產小企業家研究頂尖發明。他絞盡腦汁栽培幼苗,只為在香港耕耘富創造力的土壤。
陳岡毅原本從事廣告,十多年前在內地華南經營電子製造生意。由於要引入不同科技產品,不時要到以色列,見識到該國創新的成功。以色列長年與巴勒斯坦對峙,民眾生命朝不保夕,反激發起這個民族的生存意志和創新鬥心。
以色列政府持續投入巨額教育經費,悉心布局經營創科生態圈。陳岡毅說:「每個人都了解創新的重要性,初創有認受性,國民全情投入,出產無數領先世界的創科產品。」
3大範疇認識生態圈
對於以色列的傳奇,陳岡毅迷醉不已,「還記得首次在以色列駕車,住在當地的一位阿拉伯人帶路找油站。離開油站時,對方不放心,還在等我。那刻我真的呆住,這就是他們的文化──樂於幫助別人,但不會代勞。因為他們深信,自己問題,必須自己動手解決。」
約6年前,特區政府推行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陳岡毅打算從以色列引入電子書版權管理系統,惟不堪傳統書商的反對壓力,加上學校反應冷淡,電子書市場的前景很不明朗。他大感無奈,只好腰斬大計,苦笑道:「原來教育世界這麼複雜。」
本港抗拒科技轉型的氛圍,創科不獲認受,但陳岡毅未有放棄。約兩年前,他開辦STEM種子計劃,向中小學提供課程,「我們有個理想,希望能播下種子,學校只需報名一次,就會自行創造STEM話題,永遠不用回來(再尋求協助)。」
該計劃通過3個範疇的項目,包括創造力課程、外展交流及基地活動,把學生連接到不同的創科生態圈環節,栽培有潛質的學生創業。陳岡毅寄望:「即使他們將來做藝術家,亦不會被科技嚇倒及控制,能判斷什麼技術有應用價值。」
香港學生常被指不夠獨立、脆弱、習慣生活安穩和缺乏鬥心,陳岡毅對這類評價不以為然,「見過他們打機沒有?反應多快!他不予理睬,只是你的見解不夠貼地。別向他們說BB話,若把他們當成年人,潛能大到無法想像,學生需要的是刺激和信任。」

陳岡毅(圖中)的STEM格言,要玩就玩真實科技,帶學生探訪耶路撒冷的初創。(被訪者提供圖片)
說教要身體力行
2016年,陳岡毅帶領13名中一至中五學生到以色列遊學,參觀愛因斯坦有份創辦、曾出產3名諾貝爾獎教授的以色列理工學院(簡稱Technion),跟一眾學生在沙漠跑了12公里。出乎意料,沒人投訴辛苦,只問:「跑步前有無早餐?」
以色列逾半土地是沙漠,年均降雨量僅約300毫米,按理不可能種到農產品。惟當地人不向命運屈服,憑着勇於挑戰、不怕輸的精神,研發出獨步全球的滴灌技術(Drip Irrigation),能精準地控制漏水量,以最少水源灌溉最多農產品,現時糧食不但夠自用,更可輸出剩餘蔬菜,為國家帶來額外收入。
看到一條條附有出水孔的黑色管子貫穿農田,藉着水壓變化,直接把水和肥料輸送到植物根部,學生莫不興奮大笑。有什麼比活生生的有趣例子更能引起莘莘學子興趣?
學員中不乏優異的小發明家,像15歲的馮旨瑨(Jordan),早在9歲已經創業,2016年憑自創品牌PEDOSA物聯網技術,勇奪聯合國世界訊息峰會全球最高級別青年大獎。
去年底在STEM SEED種子計劃的推薦下,Jordan入選以色列Haifa TeenTech國際人才啟導計劃,接受諾貝爾獎教授Avram Hershko委派的挑戰,幾天內與團隊開發出Aqua Hero淨水機械人。

陳岡毅跟一眾學生在以色列沙漠跑了12公里,沒人投訴辛苦,只問:「跑步前有無早餐?」。(被訪者提供圖片)
大學破格配合港優異生
雖然產品和經營模式只具雛型,其願景卻偉大,如為非洲窮困村落收集污水數據,解決淨化食水的問題,贏得評判讚賞,最終Jordan以中四學生的身份,獲頒以色列理工學院榮譽大學獎學金。
獎學金有多少,會入讀哪個學科,全部都是未知數。在陳岡毅眼中,創新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我們跟以色列人合作的藝術,現階段特意不說清楚條件。Jordan到當地升學,以色列方面可能引進他的研發,當中有不少洽商餘地。」負笈以色列理工學院,學科均以希伯來語(Hebrew)授課。幸運的是,學院為吸納頂尖人才,願意花時間跟Jordan商討折衷方法,幫助他入讀。陳岡毅坦言,「願意陪着瘋,為人才設計破格的合作方式。以色列這樣的土壤,香港真應該學習。」
撰文、採訪:蕭瑩盈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解讀2522框架布局 (車品覺)
國務院最近在《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表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包括:兩大基礎,五位一體及兩大數位能力(數字技術和數字安全),最後是優化數字化在國內和國際的兩個環境。
- Posted March 29, 2023
- 0
-
古董電腦成功接入ChatGPT
在「古董級」硬件上執行AI聊天機械人是否可行?新加坡業餘發燒友Yeo Kheng Meng挑戰難度,在39年前、即1984年推出的IBM PC 5155便攜式電腦上,透過微軟MS-DOS 6.22作業系統,成功構建ChatGPT客戶端。
- Posted March 29, 2023
- 0
-
Zoom推AI版 代撰會議紀錄
美國視像會議軟件商Zoom宣布,與當地OpenAI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透過其Zoom IQ人工智能助手,提升現有AI模型能力。Zoom計劃4月起向受邀的特定客戶,推出Zoom IQ聊天撰寫、Zoom IQ電郵撰寫及Zoom IQ會議摘要等多項功能。
- Posted March 29, 2023
- 0
-
Bloom夥中移香港 簽賬賺加密幣NFT
科技初創Bloom Rewards(Bloom)宣布,與中國移動香港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本地Visa持卡人可透過應用程式,以簽賬方式賺取Bloom Coin,兌換成逾18種不同類型的加密貨幣、NFT及商戶優惠券。
- Posted March 29, 2023
- 0
-
國際創科展分享眾多新發明
香港貿易發展局4月主辦春季三大科技展覽,包括首屆香港國際創科展,昨天在記者會上展示多項創新發明。其中由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的智能枕頭,據悉枕頭表面設有柔性傳感器墊,能監測頭頸區域的壓力,而內置的微型控制器及安全氣囊,會根據實時壓力分布自動調整枕頭高度。
- Posted March 29, 2023
- 0
-
iOS 16.4添通話降噪功能 可阻隔環境雜音 另增21表情符號
蘋果公司昨更新旗下多款作業系統,包括iOS 16.4、iPadOS 16.4、macOS Ventura 13.3及watchOS 9.4。系統除了新增動物、手勢等21種新表情符號,亦在手機通話追加「語音隔離」。
- Posted March 29, 2023
- 0
-
高盛指AI威脅全球3億職位
高盛經濟師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能(AI)廣泛應用將有助生產力大幅提升,並且促進全球經濟加速增長,惟可能威脅全球3億個工作崗位。報告提到,倘生成式AI真的能夠兌現所承諾的能力,估計全球有3億個全職工作面臨自動化。
- Posted March 29,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