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手機改變親子關係(占飛)

By on January 25, 2018

本文作者占飛,為《信報》撰寫專欄「忽然文化

手機令父母,尤其是年輕的父母分心,以致疏忽照顧嬰兒和幼童。

手機令父母,尤其是年輕的父母分心,以致疏忽照顧嬰兒和幼童。(網上圖片)

每有新的溝通媒體面世,廣受大眾歡迎,令人沉迷,總會有文化精英發出警告,勸人少用。電話令人沉迷「煲電話粥」,浪費時間於無聊閒談。電視是「儍仔箱」,電腦和互聯網令人膚淺,社交網站(如2004年面世的臉書)助長「眼紅症」,散播「假新聞」等等。

2007年,iPhone推出。10年來,智能手機已遍及全球,平均每3人有一人擁有智能手機。全球人口70多億,即有20多億人有手機。今天,提到手機,已等於智能手機,還使用無法上網、沒有Apps的舊式手機者少之又少。在經濟繁榮地區如加拿大、美國等,擁有手機的人口逾75%,香港人恐怕85%以上,連孩子都有手機。

這些年,無數研究都指出,手機對家庭生活影響甚大。由2007至2012年,美國人一家共敍天倫的時間,因使用手機和互聯網而減少28%。美國智庫「數碼未來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的調查顯示,2006年,美國家庭每月共同活動平均達26小時,到2011年減至18小時,即每周平均只有4個半小時,一天不到40分鐘。無他,父母多花了時間玩手機,少了跟家人談話、打球或出外等等。

疏忽照顧嬰兒

有研究更發現,美加不少母親當嬰兒啜吸母乳時,也會一邊餵哺一邊看手機甚至講手機,寫、發短訊,而不是跟嬰兒相望。母嬰之間的眼神接觸、「眉目傳情」,是母嬰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橋樑。現代人沖奶粉餵嬰兒已及不上餵母乳的親密,在餵哺期間,眼盯手機,而非專注地、親愛地望着嬰兒,一方面減低了母親對嬰兒的寵愛,另一方面,嬰兒也減低對母親的感恩和親愛。近年發生一些「慘無人道」的虐兒案,與此有無關連?值得研究。

手機令父母——尤其是年輕的父母——分心,以致疏忽照顧嬰兒和幼童,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美國調查顯示:5歲以下嬰兒和幼童受傷的個案,到2007年達歷史新低,但2007至2010年,個案數字即掉頭回升,3年內增加12%。關鍵便是2007年智能手機面世,大多數年輕父母都買了手機,多花了時間玩手機,疏忽了照顧嬰兒和幼童也!

許多年輕的父母將「陪伴孩子」外判了給手機。為免幼童騷擾,父母給孩子買手機,下載應用程式給孩子聽兒歌,看兒童節目。孩子心神專注在手機上,便不會纏着父母陪伴玩遊戲、講故事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可能會感到給父母冷落忽視。就算和父母嬉戲玩樂期間,手機一響,父母即不管孩子去聽電話、看短訊、覆機,都會給孩子錯覺,在父母心目中,手機比自己重要。哈佛醫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Catherine Steiner-Adair,2013年調查1000名4至18歲的美國孩子,發覺現今許多孩子聽到父母返家開門,都不再像上幾代的孩子般奔出迎接,跟父母擁抱吻頰。無他,許多父母回家,仍一面看手機也!

影響語言能力

為此,去年加拿大兒科醫學學會忠告父母,不要給2歲以下的嬰兒和幼童接觸任何電子媒體。手機、電子遊戲機固然不可,最好連電視也不看。父母應和幼兒一起看圖書,給他們講故事,跟他們玩圖板遊戲。2至5歲的孩童,每天看電子媒體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而且要父母或傭工陪伴一起看。吃飯時,則連電視也應關掉。孩子睡前一小時,不要給他們看電視或接觸電子媒體。美國醫學學院幾年前都發出同樣的忠告,但不知什麼原因,去年修正了,有父母或成年人陪同的話,2歲的幼兒可接觸電子媒體,但仍然反對給幼兒獨自玩電子媒體。

就算是聲稱有教育性的幼兒電視節目或視頻,都絕不應給幼兒看,因幼兒無法從電子屏幕學習的。幼兒只能面對面的跟父母、兄姐或照顧他們的傭工學習。電子屏幕的節目,只是過眼雲煙,幼兒無法記牢或吸收。加拿大兒科醫學學會研究了76個學術報告,得出上述的結論,並指出,每天看超過2小時節奏急促、聲音嘈吵的電視節目、視頻、動畫或電子遊戲,短期內可能影響幼兒學習語言的能力,並引發下列症狀:專注力失調症(ADD)或過度活躍症(Hyperkinetic Disorder),甚至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等,父母切不可掉以輕心。正所謂「唔怕一萬,只怕萬一」,還是不要給幼兒接觸電子媒體吧!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