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創科與教育改革(封華冑博士)

By on November 4, 2017

本文作者「封華冑博士」為《信報》撰寫專欄「教育講論」。

新世紀需要學生具備跨學科的能力。(CNSA圖片)

新世紀需要學生具備跨學科的能力。 (CNSA圖片)

筆者有一位好友,在八十年代修讀工程,大學畢業後到一間電子公司工作,兢兢業業的做了幾年,就轉到摩托羅拉任職,得到了到美國交流實習的機會,時至今日,他已是一間大企業的行政總裁,事業路途可算是功德圓滿。

從前在香港讀工程、念科學,學生均能有不俗的前途。隨着社會進步、經濟轉型,現在香港的人才和資源都傾斜在商科,例如會計、金融等,理工科目的畢業生,可能會驀然發現,其就業和發展的機會已跟從前不可同日而語。如今,就連大學都不再安排天文、數學及物理成為主修課,可想而知,生涯規劃由市場和前途所主導,確實令不少有志從事理工的學生卻步。

另邊廂,美國很多大學都以理工科目聞名。以史丹福大學為例,該校位處矽谷,鄰近知名的科技公司總部,大學因而可推動各式各樣的商校合作,學生亦能近距離感受業界的氛圍,甚至到這些企業實習,畢業後不論受聘抑或自行創業,都有更大機會學以致用。

喜見政府推動

香港固然欠缺像矽谷一樣的硬件配套,但筆者喜見於2017年《施政報告》中,林鄭特首提及「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又撥款支持創科初創企業,可見政府確實重視推動創新及科技,未來可望有更多的機遇,讓理工科學生一展所長。

面對資訊泛濫、知識發展一日千里的二十一世紀,我們的教育又能否趕上創新科技的潮流,裝備學生把握這些機會呢?經濟學人智庫(The EIU)早前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能否裝備學生應付未來需要。在參與調查的35個國家中,香港排名第14位,遠遠落後於新加坡及日本。為此,我們必須反思香港教育改革的效用,計劃進一步面對未來的路又該怎麼走?

新世紀需要學生具備跨學科的能力,他們需要展現想像力、能分析資料和數據及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筆者曾到芬蘭考察當地的學校,發現學生在考核壓力較低的環境下,更願意發揮創意、與人合作進行探究,教師亦可以善用課堂空間和資訊科技,讓學習變得更互動。芬蘭人口較香港為少,而能孕育出Nokia,以至 Angry Bird等世界知名的創科品牌,他們的成功之道,亦實在值得有關當局參考。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倘若有關當局能正視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深化課程改革,讓香港的學生能夠應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香港的未來必定會大有可為。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