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建立車主群互助管理 共享單車新招營運

By on August 25, 201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正在集資的Ketch'Up Bike,為本地三大共享單車品牌之一。 (Ketch'Up Bike 官方圖片

正在集資的Ketch’Up Bike,為本地三大共享單車品牌之一。 (Ketch’Up Bike 圖片)

最近共享單車成為受關注的話題,先有內地永安行上市集資近8億元,香港亦有共享單車公司融資逾7000萬元。《信報》StartupBeat請來香港智慧城市聯盟智能交通委員會主席蘇洪德(Charles),以及Ketch’Up Bik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鄒健宏(Kenneth),探討共享單車於智慧城市的角色及商機。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蘇洪德   香港智慧城市聯盟、智能交通委員會主席

   鄒健宏   Ketch’Up Bik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尹:作為共享單車公司創辦人,Kenneth你認為其價值是什麼?

鄒:不少人從公共交通工具下車後,都需要經過一段路程,才可抵達住所或工作地點,但並非每個人都會搭的士,搭小巴通常要輪候一段時間。對市民來說,若改用單車代步,既環保又方便。現時全球有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在內地和海外均發展得不錯。我們認為有一定商機,因此想出一個新模式營運。

尹:現時不少資金趁機投資共享單車,Charles作為智慧城市聯盟智能交通委員會主席,你又認為有何商機呢?

蘇:近年大家都推動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工具,單車確是「最後一里路」的理想選擇。共享單車發展多年,早於六十年代的歐洲已出現,惟當時並非以商業模式運作,而是當地的社區系統。現時科技漸見成熟,營運方式可多元化。我認為,未來幾年這模式將繼續推行,作為智慧城市,這是重要的一環。

盼香港有序增長

尹:共享單車在港出現後不斷被網民批評,認為單車阻街,而且濫用「共享」名義,並非善用閒置資源,你們又有何看法?

蘇:運作上無疑有改善空間,即使內地地方夠大, 共享單車也產生很多問題。以上海為例子,便打算就單車鈴或駕駛者年齡等事項立法,相信他們會慢慢從錯誤中學習,逐步改善。香港受到地區因素掣肘,共享單車可能只適合某些地方,需要視乎該區發展。

鄒:我創辦共享單車的原因,正是看到該行業在世界各地均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現時的共享單車方案,並非由社區人士共同管理,我們構想了一個全新的營運模式──每一架共享單車各自有車主,而車主每天都有一小時免費用車時間,以培養彼此的互助精神。當有車主見到單車泊在偏遠地區時,可以幫忙帶回流量高的地方。這種力量在共享經濟中是我們所樂見的。

尹:香港已開始有共享單車,但模式未必跟內地一樣,這是刻意嗎?

鄒:內地的共享單車是「野蠻式增長」,很多間公司同時湧出來競爭,每間的單車量都相當龐大。我們希望「有秩序地增長」,透過車主社群收集意見,若他們想用車時發現無單車,即可向我們報告,以便在相應位置加車,配合真正需要。公司期望以智慧城市數據,得悉需求後重新擺放單車,而非胡亂放置。

紓緩塞車減排放

尹:宏觀一點來說,共享單車的出現,對整個香港的智慧流動又有何好處?

蘇:跟其他地方不同,香港面積小,而且山路較多,鐵路網絡又完善,對單車的需求未必大。現時政府只把單車視作消閒活動,故馬路未有設立單車徑,缺乏完善的單車網絡。

不過,共享單車方便市民接駁「最後一里路」, 增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意欲,有助解決路面擠塞問題。雖然實質的幫助未必很大,但整個理念可讓市民知道,無論雙腳或單車代步均可減少碳排放,對社會有貢獻,這是很重要的教育。

共享數據欠共識

尹:現時香港有一些交通規劃、泊車等手機應用程式,但他們都不是使用政府的數據庫,你認為科技對香港交通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有何幫助呢?

蘇:政府當然有公共泊位的數據,但業界對共享數據概念未有共識,故政府仍未完全掌握私人泊位的資料。當局正準備推出手機應用程式,讓用戶檢查泊位空缺,並鼓勵業界參與。

鄒:我們相當重視數據,公司將與手機地圖程式合作,為市民提供更多共享單車的資訊。同時亦會夥拍各大商場,希望帶動人流購物。此外,又與一些村長商討,盼把旺區人流引導至偏遠地區,增加整體流動力。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尹思哲(左起)、蘇洪德及鄒健宏論盡共享單車在香港的發展前景。

尹思哲(左起)、蘇洪德及鄒健宏論盡共享單車在香港的發展前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