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智能製造添效益 (管理新思維)

By on July 7, 2017

原文刊於《信報》的專欄「管理新思維」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主任)

主持:潘嘉陽、李靜宜

嘉賓:馮華昌(建溢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潘:潘嘉陽  李:李靜宜      馮:馮華昌

 

潘:在節目開始前,一位小朋友想問Vincent,到底機械人為工業生產帶來了哪項最重大的效益?

馮:機械人令廠家的生產更為隨心所欲,它們可以從事高度危險、高度厭惡、高度重複沉悶的工序,堪稱任勞任怨,又從不感到疲累。讓我們回溯一下機械化的歷史。在十八世紀以前,一切工作都依靠人手,例如由木工製作一椅一桌。到工業革命來臨,農耕不再依靠人手擔水,可改用水車;織布機也節省了人力,那是工業1.0。一段時間過後,電力發明了,開始有摩打,人力更為節省,是為工業2.0。福特汽車是一個典型例子,工廠裏運用了大量輸送帶。
到過往20年,我們開始借力於機械人生產,雖然有的機器如注塑機,外表並非如機械「人」,但功能卻是無異,它能獨立控制溫度和壓力。另一個是機械手,它能進行較複雜的裝嵌工序,放置東西則既迅速又準繩,它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機械人。這是工業3.0,然而這些機械人仍只是個別的個體,獨立運作完成某一工序。
工業4.0則是不同機械人能以數據溝通,第一個設備能呼喚下一個設備工作,並說明下一步應該怎樣調整,那稱為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器對機器),它亦能進行預測,例如有見工序已重複多遍,預測到元件即將磨損,甚或可能發現工序已偏離了標準,它會告訴你現在應該更換或調校哪些設備或部件。而其他機器有了這些數據,就能即時處理,而毋須繞經中央系統,令流程更為順暢。

潘:因此進一步回應最初那位小朋友的問題,工業4.0已不只對應那些危險和厭惡的工作。機器的溝通變得比人類更快,可說是無縫銜接。

李:過往每部機器只進行自身的工序,完成後仍需人手把這件半製成品送到第二部機器,現在已沒有這個需要了。

馮:是的,根本由客戶從網上訂購開始,全程都可以不經人手,一部接一部的機器自會按照數據辦事,直至把產品送給客戶。例如汽車製造,到底要噴上哪種顏色、配置哪種音響等,機器都可以按照顧客輸入的訂單資料,進行個別生產,機器已並非只是懂得量產。
iPhone是另一例子,你選了顏色、容量等,廠裏收集數據就可自動生產,以前不是這樣的,可能每款顏色都製造十萬件,結果受歡迎的顏色供不應求,少人問津的型號卻庫存過多,造成浪費。工業4.0能為客戶提供彈性,達到按需生產。

機械未能全面取代人手檢測

李:那到底廠商要怎樣做才能達到工業4.0的境界呢?是否就是先添置一些機械人或機械臂?

馮:這是一種誤解。有些廠家以為只要添置設備,就能夠即時提高產量,但那可能只會製造瓶頸,例如某個工序加快了,但卻受制於下一個工序,工序與工序之間並不協調。我建議廠商在進行機械化前,先落實精益生產(Lean Manufacturing),也就是先看看生產線上有否多餘的環節,對產品並無增值,那就先刪除這些工序。精益之後,才嘗試把各工序智能化,投放機械人,並變得系統化。 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先機械化、後精益,結果購置許多設備,卻得物無所用,因為精益過後,才發現部分工序以至機械人根本用不着。

潘:精益生產系統是豐田汽車廠創立的,你有否從車廠中取經?

馮:我參觀過美國辛辛那堤的豐田和德國的保時捷車廠,兩者都是精益生產的模範,廠裏就只有一條生產線,卻能製造不同類型的汽車,一到生產另一個型號,機械人就會自動走位。感覺上豐田的「精益度」更高,而可能保時捷是高價車,需要採用多點人手而每一更出產的車數較少,不過兩者都能將生產流程設計到極高效和高增值,出現問題時的反應雖各有不同,但同樣迅速。
另一方面,無論如何精益,到質量檢測的部分還是少不了人手,縱然車廠也有自動檢測的程序,但那只屬於粗略的。最後還要肉眼檢視到底生產出來的紅色或橙色,是否就等同客戶所選定的那一種色澤。

潘:我也深有同感。我經營浴缸工廠,產品製成後我仍堅持高管人員親身檢測,我的問題很簡單,到底這個浴缸送到酒店現場,是給機械人還是真人使用?摸上去的手感、看上去的美感,以至躺下去的體驗,都需要真人檢視,才能跟用家感同身受。

李:另外,以往廠商會針對個別產品設立生產線,但現時不少產品的售賣周期不長,生產線要經常轉換,怎樣的生產線設計才最合適?

馮:我們進行了一個工序客製化(Process Customisation)的工程,應該能夠切合更多樣化的產品。傳統的生產線是產品客製化(Product Customisation)的,但畢竟一年365天,並非每種產品終年都有市場,產品因應市場減產,我們便要更改生產線,過往最少要用幾個月時間。新的工序設計可靈活改變生產對象,例如一個產品本來應用十個工序,但換另一項產品只應用六個工序,工序客製化下,廠家不用拆生產線也能迅速應變。

建溢求進 拓智能產品

李:建溢集團(00638)以傳統生產模式起家,發展至今,在變革過程中有遇到困難嗎?

馮:我們的工廠自七十年代起演變,由人手密集轉變為智能製造,儘管艱辛,但有許多得着,而且當中也有點不由自主,因為客戶的要求已變,他們會推動你向前發展。工業是要隨產品和市場而進化的,依我看現在工廠還不發展自動化的話,它的命運只會踏入倒數階段。我們的玩具工廠由香港搬到深圳,再搬至韶關,現在到貴州經營,也是一個接一個階段進化。最初在深圳,只是沿用香港的設備,純粹是工資成本下降了,生產規模亦可擴大。在香港能聘用幾百人已甚具規模,但一到大陸,幾千人是等閒事。後來我們就想,到底純造玩具是否就是未來的出路?幸好有客戶帶動,提議我們生產家用的機械人產品,例如自動吸塵機。於是我們變成雙線發展,既有傳統玩具,也有智能產品。十幾年過後,我們慶幸有開拓這個新市場。
幾年前,我們再反思家居機械人產品,是否就是公司未來的主力呢?那時又接觸到初露頭角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產品。玩具和家用產品我們都是批量生產,但物聯網貨品因產品周期很短,每年可能有幾個新版本,要求的是小量生產,這驅使我們再度求進。同事在學習過程中也深感自豪,有滿足感又能接觸最新事物,前途亦更亮麗。

李:香港是金融中心,亦有人提倡香港再工業化,你認為我們有這個希望嗎?

馮:以其他地方為例,德國會有國策確保各行各業均衡發展,工業仍佔不小比例。香港以往是輕工業的基地,但現在好像放棄了工業,然而我們仍然有發展機會的,眾多院校培育了不少工科精英,只是新一代都太少接觸工業,無法洞悉當中的潛力。院校可多安排實習和師友計劃,並帶領學生參觀科學園的初創企業。工業始終屬於實體經濟,能帶動商業和物流等行業共同發展,那亦能給年輕人更多元的出路,而非只有片面的選擇。

整理: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2-4pm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7月9日題目:跑出新思維;嘉賓:馬拉松訓練中心總教練馮華添

 

左起:李靜宜、馮華昌、潘嘉陽。

左起:李靜宜、馮華昌、潘嘉陽。

1602762_71317eacb51a8bab7ca817088aeb6df3

更多「管理新思維」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