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開放數據指數榜 港排24位 台灣膺冠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黃勁璋 攝
總部位於英國的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International)日前公布2016至2017年度的全球開放數據指數,以評核各地政府在「Open Data」的綜合表現。結果顯示,香港名列第24位,大幅落後鄰近的台灣、日本及新加坡。
是次調查比較了各地政府的15項指標,包括預算、開支、選舉結果、公司註冊、天氣預報、空氣污染等範疇,並根據其數據開放程度作出評分,如是否開放數據予大眾閱覽、電腦可讀格式(machine-readable)、能夠即時下載、實時及免費。
港府部分項目零分
結果發現,台灣整體評分有90,在94個接受調查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首位,澳洲及法國緊隨其後;香港位列第24位,整體評分僅51,落後於鄰近的日本(16位)和新加坡(18位)。是次的開放數據指數,中國不在調查名單之內。
上次的開放數據指數於2015年12月發布,當時香港位列第37位,今次排名上升了13級。開源香港會長馮振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其實第37位與第24位的差距不大,評分都只是由42升至51,進步不算顯著。若細看開放數據指數的分項,香港在採購招標、空氣污染等指標取得滿分;但在公司註冊、土地擁有權和政府開支等方面卻得零分。
現時港府已把不少數據上載網站讓公眾查閱,然而馮振華解釋:「開放數據應是方便大眾在網上獲取數據,而毋須經過多重程序。」若資料需要付費索取,或格式無法供電腦直接讀取,程式開發者就要花大量時間去處理,便無法符合開放數據的定義。
馮振華以香港天文台為例, 其數據以RSS作為格式。若相比標準的API(應用程式介面)格式, 對程式開發者而言,彈性和方便性較低;加上天文台提供資料只有數小時,開發者難以持續記錄數據,無從深入分析本地的天氣變化。他建議港府放寬限制,提供更多昔日的數據,讓大眾參考。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ChatGPT要取代你還是給予幫助 (楊書健)
這一波人工智能發展,幾年後理應出現不少獨角獸。部分生意方案計劃完全取代人手,要經過法律許可、社會接受,甚至原有行業反對,就算最後跑出都要一番惡戰。
- Posted February 4, 2023
- 0
-
Alphabet純利瀉34% 廣告收入疫下首倒退
Google母公司Alphabet截至12月底止,第四季廣告收入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次下降,按年跌3.6%至590億美元,亦是該公司2004年上市以來第二次下跌。Alphabet行政總裁皮采亦把人工智能(AI)視為未來發展重點,預告以AI基礎的語言模型,像聊天機械人「LaMDA」將於未來數周或數月推出。
- Posted February 4, 2023
- 0
-
蘋果上季少賺13% 預告銷售續跌 經濟放慢削需求 三大科企業績遜色
蘋果公司截至去年底止首個財政季度純利下降13%至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每股賺1.88美元,期內收入倒退5%至1172億美元,並是2015年以來首次低於分析員估計的銷售旺季,公司將這歸咎於經濟疲弱和供應鏈干擾。
- Posted February 4, 2023
- 0
-
前空姐轉跑道 代理育嬰用品闖新天
有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梁韻顏(Agnes)曾於港龍航空任空姐14年,2020年10月公司突然結業。照顧BB期間開始研究育嬰用品,2021年5月正式成立自家代理品牌。
- Posted February 4, 2023
- 0
-
手機賬單付款服務 (林國誠)
筆者認為手機賬單付款服務最大優點,是付款資訊不會儲存在自己的手機中,沒有信用卡資料失竊的風險,使用起來較有保障,同時也享有信用卡類似的延遲付款。
- Posted February 3, 2023
- 0
-
顛覆教育的AI (黃岳永)
當AI成為人人可得的免費工具,新的規則亦會隨之出現。舊有遊戲規則改變已無可避免,與其把自己困在舊有框架自怨自艾,不如擁抱新技術,提升自己能力應對未知的未來,反而會有新發現。
- Posted February 3, 2023
- 0
-
3D打印人造皮膚 修復傷口如穿衣
嚴重燒傷的患者,往往必須植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CUIMC)最新研發一體式生物工程皮膚,可光滑地如衣服套在身體表面,有望成為面部移植替代方案。惟人體臨床試驗前,仍需進行更多研究,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進展》。
- Posted February 3,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