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 (陳南副教授)

By on April 21, 2017

本文作者為陳南副教授,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主任,為《信報》撰寫專欄「教育講論」。

金融科技畢業生將可投身銀行、保險、資產管理、互聯網金融、政府監管或初創企業,擔任工程創新及定量分析等。(政府新聞處圖片)

金融科技畢業生將可投身銀行、保險、資產管理、互聯網金融、政府監管或初創企業,擔任工程創新及定量分析等。(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具備完善的法律體系,金融業基建穩固、監管審慎,是香港在過去的數十年間迅速成長為世界金融中心的一大推動力;惟一個銅板有兩面,當全球金融趕上高科技的列車,重視安全的傳統卻令未知風險的金融科技在港發展緩慢,不禁令人生出香港如何在這一領域激烈競爭中,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憂慮……

反觀中國內地,借助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和社交網絡,金融科技市場走得很快。例如渣打和英國著名的新聞周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近期合作研究表明,中國內地的電子支付佔全球市場規模的近一半,互聯網信貸市場規模佔全球約75%。另外,花旗集團在其近期發布的報告(Citi GPS: Digital Disruption Revisited)中稱,2016年頭9個月,中國內地市場金融科技投資超過90億美元,約佔全球金融科技總投資額的50%。

必須從後趕上

居安思危。香港如要掌握契機從後趕上,須要得到政府政策、監管機構和所有持份者共同努力去推動和配合。政策和監管層面,在港府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有關創新及科技的政策包括落實一系列創科發展計劃,包括合共逾百億港元的項目──由科技園公司負責為「再工業化」的將軍澳擴展計劃、「創科創投基金」、「創新生活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的發展亦務實進取,包括政府將會積極探索為各種政府賬單及收費提供新的支付渠道,例如金融管理局正建立24小時運作、跨銀行的「快速支付系統」,預計2018年底完成,金管局於去年發出13個儲值支付工具牌照,以「先行者」角色啟導電子及流動支付市場革新。凡此種種,都有助提升金融機構及廣大用戶對創科的信心。但是政府主導的痕跡依然過重,如何訂出清晰措施,吸引或扶持本地創科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成為動力的火車頭,仍然有研討空間。

至於人才培訓,就不能一蹴而就,因為金融科技是一門介乎金融和工程的跨界別學科,雖以工程技術為重心,學生還要兼顧金融、法規以至社會經濟的知識,確保畢業生具備專業技能、宏觀經濟視野,以及嚴格的法律道德操守,有能力革新金融的同時,也為業界把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金融科技中心。針對以上條件,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將於2017至18年度開辦全港首創的四年制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課程涵蓋三大範疇,塑造人才的三大要素,直接回應本港的政策需求。

陳南和蘇文藻教授(左)致力培養金融科技人才。

陳南和蘇文藻教授(左)致力培養金融科技人才。

課程三大重點

課程重點之一,集中在電子支付、電子貨幣及區段鏈、金融產品投資和發行平台的研發應用與實踐,鞏固金融科技的基建,正正配合金管局快將出台的「快速支付系統」,以及業界隨之而推出市場的金融服務。

重點二是保安問題。一個健全、穩定的金融網絡系統一直備受監管機構及業界關注,因為安全性直接影響大眾的接受程度及使用率,所以我們課程中加入Cybersecurity相關的科目。另外,在我看來,保安的廣義含意亦應包含金融科技工程師的專業操守、對法規的認知、周全考慮科技對社會影響的能力,例如融資平台會否淪為「洗黑錢」的工具,則必須由法律學、商業學及社會科學的知識來補充。出於這樣的考慮,課程講求跨學科學習,結合工程技術與社會法規兩方面的知識,建構完善的金融保安網絡。當畢業生投身業界,才能兼顧金融科技的法律及社會規範,真正保障個人、機構以至香港的金融安全。

預算案並無提及金融大數據(Big Data)的相關建議,課程重點之三正好填補這方面的欠缺。金融服務網絡化,交易過程產生大量數據,透過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可總結出精準的趨勢報告、深度的洞察觀點,取代過去千篇一律的人手統計調查。大數據的應用,協助機構了解客戶的信用評分、風險水平等,從而設計更個人化的產品,提升服務效率和顧客滿意度,是金融機構增強競爭力的一大關鍵。

2017年特首選舉選出林鄭月娥前,3位候選人在如何推動本港創科發展均提出各自的見解。我注意到在加大科研和教育的投入方面,3位候選人不謀而合。大學作為科研和教育的重要持份者,當然需要在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上一馬當先。配合政府政策,金融科技畢業生將可投身銀行、保險、資產管理、互聯網金融、政府監管或初創企業,擔任工程創新及定量分析等技術要求較高的職位,人才不愁沒有出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