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團隊以專家App出頭
Baglan Dosmagambetov,(上圖左一)是Mobile Creators 的創辦人,同時也是極品咖啡和 The Great Photo App 的開發者。Mobile Creators 是一個在哈薩克只有兩名成員的獨立App製作團隊,Alexander Nogay(上圖右一)負責設計,Baglan負責技術。在智能手機普及以前,他們是自由職業者,靠開發網站為生。從 2011 年到現在已經發佈了 5 款App,在 App Store 上總下載量超過了 65 萬次。雖然很多人想要投資,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接受。
極品咖啡,有愛的App
第一次發現這個團隊是通過極品咖啡這款App。我是一個咖啡成癮者,當看見這款App時,我才意識到其實咖啡背後的故事也挺有趣的。Mobile Creators 團隊用優雅精美的方式帶領我們去領略咖啡的美。
你可以輕掃去查看不同種的咖啡,點擊去瞭解咖啡中包含哪些原料。背景音樂也恰如其分,讓你瞬間置身於咖啡屋內。如果對其中的某種咖啡感興趣,還可以向上滑動去觀看這款咖啡製作流程。也許,下次再去咖啡屋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談資了。
如果在 App Store 中以「咖啡」作為關鍵字進行搜索,你會發現許多跟咖啡相關的 App。但是問題是其中的大多數使用的都是很「古老」的展現方式。打開App以後會看到一個長長的列表,然後再放上一些照片和文字(是的!即使是Starbucks的App)。
這很無聊,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想要在他們的手機上閱讀,尤其是介紹咖啡的時候。人們喜歡去玩他們的手機。極品咖啡使用互動性極強的方式去展現每種咖啡中包含的原料並且介紹專業咖啡師製作咖啡的方式。如果仔細看的話,你甚至可以看見從咖啡中冒出的熱氣!
不僅僅是咖啡,其他領域也存在這樣的值得去改善的痛點,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個機遇。Mobile Creators團隊繼極品咖啡後,又涉足了攝影, The Great Photo App用更互動的方式教授單反相機攝影的基礎知識。
另闢蹊徑,和行業專家合作
為什麼兩個人的團隊可以做出這麼有力量的App呢?在採訪了Baglan之後,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點值得分享。
我們聽過 IT 男轉行去賣肉夾饃的例子,然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些人的特點大都是懂得互聯網思維並且在傳統行業中去使用它們。
那麼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呢?讓一個懂得互聯網思維的人和某個傳統行業的專家合作。也許你不知道如何製作出一杯口感很好的咖啡,但是可以和一名當地厲害的咖啡師去一起設計一款不錯的App。Baglan和Alexander使用了這種和當地「專家」合作的模式,並且獲得了不錯的成果。
獨立團隊如何持續盈利
持續盈利困難在獨立開發團隊中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最常見的困難是用戶只需要付費一次就可以一直使用這一款產品。那麼對於這種情況通常有兩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是升級需要重新付費的模式,像是 Fantastical 以及 Reeder;另外一種是開發新的App來賺錢。
關於這個問題Baglan給出了他自己的觀點,「你並不需要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就考慮這個問題。我常用的方法是先發佈它,然後觀察市場的反應,如果反響好就進行更新,吸引更多用戶下載帶來收入。如果反映一般,那麼就放棄更新,投入新專案的開發。」
當然,成功還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是作為沒有接受外部投資的獨立開發者,團隊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去開發。他們通常不會設置 deadline,就像Baglan告訴我的一樣,他們可以在他們覺得App完成的時候才結束開發。
跟在大公司開發不同,他們的時間安排相對自由。他們通過使用 Kickoff 來進行協作,通過 Dropbox 來同步檔,當新功能開發出來後立即進行測試。他們依然為了自己的作品投入了很多時間,但是絕不是朝九晚五。比起日復一日的上班,他們更注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第二個原因是他們經驗豐富。他們在開發App之前,一直從事網站開發工作。Baglan還曾經在成都育碧遊戲工作室工作了兩年的時間。豐富的經驗也有助於他們節約開發成本,他們只用了不到 2000 美金就完成了 The Great Photo App 的製作。當然這樣的成本離不開朋友和熟人們的幫助。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弊端,他們用了一年時間才開發出了 The Great Photo App 的第一個版本。
當我問Baglan是否能夠提供一些控制成本的小竅門的時候,他說道,「我想人們不必要因為自己缺少資源而感到氣餒,向其他人尋求幫助並且去自己學習完成一些工作對於做一件成功的事情已經足夠了。」
第三個原因是他們快速開始行動。Baglan和Alexander在剛起步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所以他們決定去做一些「顧問」性質的工作,第一個App就是幫助當地的一個酒吧做的雞尾酒地圖,而酒吧的酒保是一個咖啡狂熱者,也就是後來幫助他們做出極品咖啡的人,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所以,即便我們經常被告知我們只有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或者是個愛好者) 而且懂得互聯網思維才比較容易成功,也許還有其他的方式,比如一個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和一個專家合作。就像是Baglan說的,「同時能夠在不同的領域上面都擁有很深很廣的見地是很難的,專家能夠提供的是他們在某個領域中廣泛且深入的觀點。」
[原文:36Kr ]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未來工作與AI (黃岳永)
在ChatGPT引發的諸多討論中,有關失業的內容一定是最熱門話題之一。大家都心知肚明,一眾傳統工作會被AI取代;即使部分工作暫仍能「幸保不失」,但也可以預見相關的商業運作模式,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5G電訊業高峰會後記 (林國誠)
上周筆者到新加坡參加了一場5G電訊業高峰會,高峰會主題是「實現數碼轉型以迎接5G時代」,與會者互相交流行業趨勢和觀點,當中有不少最新的5G應用案例,值得向讀者分享。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元太科技夥拍聲寶 推電子紙數碼海報
台灣電子紙廠元太科技(E Ink)與日本聲寶(Sharp)合作,將於4月初在日本推出42吋黑白電子紙數碼海報(ePaper Poster),特點是觀看時不刺眼,長期顯示亦不耗電,為地球節省碳排放。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智能環保樽自助售清潔用品
為減少膠樽棄置量,本地環保科技初創Greenology Group Limited,研發出24小時智能自助裸買站Fill n' GO,消費者只須帶同專屬的智能環保樽,即可購買個人衞生及家居清潔消毒用品,現已在西九龍、大埔兩個私人屋苑率先推出,預計首年減少6.8萬個棄置膠樽。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6月6日WWDC 蘋果傳推MR眼罩
蘋果公司宣布,其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於香港時間6月6日凌晨,於加州矽谷總部Apple Park舉行。外媒CNBC報道,今年或特別展示一款混合實境(MR)眼罩,還可能向友好的開發人員,介紹新版高性能Mac電腦。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無人自主精準空中送貨 (香港理工大學 文偉松博士)
無人自主系統為智慧城市重要一環,今次請來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文偉松博士,講解理大無人自主系統研究中心,基於本港背景下的研究歷程及應用場景。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27/03)
美國軟件開發商Adobe上周舉行數碼體驗大會Adobe Summit,期間公布多項新技術,惟原定亮相的網上平台Project Sunrise,最後未見公布細節。Adobe營銷總監(3D及沉浸式技術)Francois Cottin接受本報專訪時大派定心丸,表示該工具已交給多個品牌客戶試用,即將推出。
- Posted March 30,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