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網絡金融改革 港須急起直追 (辛思維)

By on February 25, 2017

原文刊於《信報》的「辛思維/冷熱財庫」專欄

內地銀行已可透過軟件預約服務。今時今日,本地銀行仍要大排長龍,業界應好好反省。 (資料圖片)

內地銀行已可透過軟件預約服務。今時今日,本地銀行仍要大排長龍,業界應好好反省。 (資料圖片)

滙控(00005)近期推出手機支付應用,引來不少關注,但一度因為太受歡迎而「大塞車」。近年,環球網絡金融行業發展迅速,香港已明顯落後,大笨象願意作出新嘗試,縱使過程中略有瑕疵,但仍值得一讚。作為環球金融中心,香港有必要加強創新,以保持領先的地位。

香港金融業向來注重安全,對於一些充滿未知風險的新科技,本地公司大多不願輕易嘗試,總要等到其他地方總結出成功經驗後,才敢邁出第一步。保守的思維雖然安全,但卻令本港在科技發展方面大幅落後。

傳統銀行恐被取代

由於內地監管寬鬆,市場走得最快,手機支付已十分普及;反觀香港,一方面受制於條例規限,另一方面穩定的業務亦令企業缺乏改革的動力。直到最近,內地企業開始攻入本地市場,大家才意識到危機所在。

金管局去年發出13個儲值支付工具牌照,令電子及流動支付市場終於開始萌芽。內地的螞蟻金服、海外的Google Pay 及Apple Pay,以及其他本地新創企業紛紛加入競爭,迫使壟斷電子支付市場多年的八達通亦要作出變革。

目前,包括Facebook、Google、阿里巴巴、騰訊(00700)等擁有大量用戶的企業,透過大數據收集到不少用戶的日常資料,有利企業制訂定更個性化的服務,對其開拓金融服務有利。

根據埃森哲對18個國家3.2萬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1月,全球銀行及保險業務的客戶中,有三分一人表示,如果可以,他們將把賬戶轉至Google、亞馬遜或者Facebook。

可見網絡金融的發展,除了要對八達通等傳統電子支付企業帶來衝擊,傳統銀行亦有被取代的危機。阿里巴巴及騰訊已在內地取得銀行牌照,日後若有其他科技巨頭對銀行進行收購,大家或不必感到驚訝。

作為傳統銀行企業,滙控近年表現欠佳,去年純利大跌近九成,若不求變的話,恐怕難以生存。去年公司終於作出新嘗試,推出月服務滙豐及恒生客戶的 EasyPay 轉賬易支付服務。到近期,公司再推出 P2P 手機過數應用程式 PayMe,支援跨行轉賬,服務對象不限於集團客戶,且加入社交元素以吸引用戶。

不過,由於反應太熱烈,新 App 一上架便「大塞車」,用戶難以登入應用程式,其後問題才漸解決。今次經驗雖談不上十分成功,但總算邁出了第一步,值得鼓勵。

建立快速支付系統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提到金管局正在建立一個全新的快速支付系統,當明年完成推出時可提供一個無間斷運作的跨銀行即時支付轉賬平台,讓銀行和支付工具營運商向用戶提供更快捷、方便和全面的支付和轉賬服務。

政府終於願意推動網絡金融發展,遲到好過無到,希望變革能為市場帶來新發展新機遇。但其實,網絡金融不只是電子支付,其他銀行服務全面電子化。

今時今日,當內地銀行已可透過應用軟件預約服務,而香港仍要大排長龍,值得業界好好反省。

有報道指出,杜拜、土耳其及南非,已有銀行嘗試在Facebook上開設業務分支,或允許客戶通過Messenger向銀行經理發消息。本港銀行業有必要增加一點創意,以配合時代的變遷。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