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韓國創業環境
本文作者柏拉圖,一個中學考公開試時,次次作文不是攞 E 就攞 F,但又好鬼鍾意發表偉論的偽哲學家。現時是香港 Startup 界中的一顆微塵。 一人分寫兩博 platosays.com 和platoinvests.com
聖誕前有機會跟隨香港青年協會去韓國參觀首爾當地一些推動創意工業的機構及與初創企業交流。小弟不敢說經過短短5天的行程就變成了「韓國通」,不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所見所聞。
雖然過去十年八載韓國的科技發展有「超日趕美」的感覺,K-pop 更在全球大受歡迎 — 當年一隻 Gangnam Style 可以將大叔變明星,而近來韓劇受歡迎的程度,據聞現在香港的很多印傭菲傭閒時也是手執平板電腦看有印尼文/菲律賓文字幕的韓劇!
不過,在韓國人眼中,「創意工業」在當地只是剛起步了幾年。當地的社會文化,仍然是著重讀好書入好公司;所以我們說香港的父母為小孩的未來變得怪獸,其實韓國的讀書壓力比香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大部份人都視畢業後入 Samsung、LG、Lotte、Hyundai 等當地壟斷式集團企業為目標。一個年青人畢業後話「我要創業」是會被人視之為異類。
直至近幾年,韓國政府漸漸意識到只是靠幾大家族壟斷的韓國經濟存在隱憂。剛讀了《信報月刊》介紹韓國的報導,講到 Samsung 家族在韓國的生意遍佈各行各業,壟斷著韓國的 GDP;去年 Samsung Galaxy Note 7 的爆炸事件已在悄悄動搖當地經濟。另外也大概從 K-pop 的大成功得到啟發,所以韓國政府開始著重扶持創意工業的發展。聞說剛被罷免的 (前) 總統朴槿惠是大力推動創意工業支持者,所以有一個說法是朴槿惠被罷免後,下任總統會否繼續重點支持創意工業,也是一個未知數。
這次5天的行程,參觀了好幾間首爾的 co-working space 和 accelerator,還得到他們的負責人跟我們分享心得。交談之中,他們有好幾位都表示非常欣賞內地創意工業發展速度之快,認為韓國年青人跟內地年青人最大的分別是,內地人唔怕輸。
張家輝都講過:「怯,你就輸咗成世!」這說話打拳啱用,做 startup 就更啱用!韓國的年青人創業時最大的障礙就是怕輸怕失敗 (failure),所以這些創業導師 (mentor) 除了為他們的產品提出意見外,亦很著重灌輸「不要怕失敗」的心態。小弟也是創業的過來人,幾年來反反覆覆無乜成就的日子一點都不好過;過著只有付出沒有成績又沒有收入的日子,加上社會不支持創業的風氣下,心態上的確會很容易形成害怕失敗。
頭幾天我們在當地碰見的 startups,點講都是在韓國泱泱大國中脫穎才能進入這些 accelerator,不過小弟就覺得他們所做的東西都不是很特別,亦欠缺一點國際視野 — 應該說是當我們看見 Samsung 在世界的電子市場上手執牛耳時,我會期待當地的 startups 會有一些比我們在香港所能見到更爆的點子!
直至旅程最後一天遇著 2017 Startup Worldcup 韓國分站的決賽,最後10強上台 pitching 爭奪出線到明年3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總決賽。這10強的產品就有驚喜啦!包括用手指按著耳朵就可以聽到的電話、快速檢驗毒奶的保暖瓶、可以自製機械工具的小機械零件 (building blocks) 等等,而最後勝出的是讓牛隻吞下的監測藥丸,配合分析軟件可以掌握農場裡每一隻牛的健康狀況。
這10強的共通點是他們多數背後都有由韓國幾間大科技公司的前員工坐鎮做研發,所以可以開發出這些甚有水準軟件加硬件的新產品。以目前韓國的優勢來說,這種「軟加硬」創新產品似乎仍是他們最有優勢的地方。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佈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裡聯絡我們。
Latest News
-
看似合理 輸了時機 (老占)
一般公司的老細嘴裏成日話創新,通常他們所謂的創新,會分為四個階段。如此鋪排,看似合理,但已輸了時機。實際上,裹足不前的原因有很多,怕輸,寧願留在舒適圈。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上市失敗與獨角獸時代終結 (黃岳永)
估值曾經高達470億美元的共享辦公室WeWork,在IPO期間賬目備受質疑,估價一降再降,最後在爆出創辦人操守醜聞後,IPO亦告失敗收場。WeWork這場鬧劇被不少人視為獨角獸時代的終結。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視窗7明年「退役」煩到你升級
迫使用戶升級,可以去到幾盡?微軟將在明年1月14日起,停止支援旗下Windows 7作業系統。微軟透露在上述限期過後,將主動推送全屏通知,敦促全球用戶盡快升級。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矽谷巨企失色 求職熱門十大不入
美國員工評價網站Glassdoor周二公布2020年最佳工作地點,今年上榜的100間當地企業,共有31間為高科技公司;當中20間入選的企業,在美國三藩市灣區設有總部。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動態分析人臉數據 (華飛思李麗珍)
本港科企華飛思(WildFaces)以「動攝」人臉識別專利技術,通過臨時擺放的智能手機等攝影儀器,即可收集及分析動態影像。今次請來其創辦人及行政總監李麗珍講解技術的應用場景。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WeLab再籌12億 夠錢發展暫不上市 大中華今年最大筆
港產金融科技公司WeLab完成金額超過12億港元(即1.56億美元)的C輪戰略融資,是今年大中華區最大額金融科技融資。WeLab創辦人龍沛智指,集資為擴充業務做準備,惟短期內無意上市。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全電動商用飛機首航
全球首架全電動商機飛機eBeaver,由北美最大水上航空公司Harbour Air,以及澳洲工程初創magniX合力研發。上周在加拿大列治文成功試飛,並降落在弗雷澤河上。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StartupBeat Video
臨時部署鏡頭 動態分析數據#華飛思 嘅人臉辨識, 臨時擺放一部手機, 或利用無人機, 呢啲低清嘅鏡頭, 毋須配合資料庫, 亦可動態收集影像, 作數據分析用途, 例如商場人流等。今次請來其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李麗珍, 向大家講解其技術。
由 StartUpBeat 發佈於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