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無人駕駛 共「響」經濟(林國泰)

By on August 30, 2016

本文作者林國泰,為《信報》撰寫專欄「財經DNA」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當大家在日常生活開始接觸「共享經濟」,明白利用科技,配對被浪費的資源可創造商機。透過創新科技平台,利用全球大量空置房屋或空閒車輛,搖身一變成為數百億美元的投資項目,更有望上市集資造成「共享投資」。最近,市場熱烈討論無人駕駛的商機,勢將「共享」變成「共響」。

無人駕駛近期已成最新焦點,儘管它並非新鮮事,在外國早已有穿梭巴士以無人駕駛的技術,在既定線路為乘客提供服務,但今次Uber與Volvo合作,預期本月底在美國匹兹堡(Pittsburgh)推出試驗服務,客人可以通過Uber直接叫無人車,無既定線路,無疑屬新嘗試,對無人車是一大挑戰。

無人駕駛仍有司機?

對乘客來說,無人駕駛或是一種新體驗,將自己生命交給無人駕駛系統,在千變萬化、危機處處的馬路,讓無人車安全送到目的地。事實上,無人駕駛的車上仍有司機,主要是負責保證無人車的駕駛運作正常,同時亦有觀察員記錄駕駛情況。對Uber而言,更重要的是,要確保今次試驗能安全完成,否則大計隨時變為「空談」。

Uber受歡迎的程度並非全球皆如此。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Uber在北美、南美、歐洲大部分國家及非洲均成為當地最熱門的打車應用程式。雖然如此,德國及俄羅斯有Yandex.Taxi,印度有Ola等打車軟件,均為Uber的勁敵。有一點值得要提,打車應用市場仍在起步階段,不少國家的打車服務仍然未普及。

兩岸四地挑戰大

Uber在內地剛被滴滴出行收購,不過,同一時間,澳門政府在短短10個月內,已處罰了逾300名澳門Uber司機逾千萬元,Uber或將撤出澳門。

至於香港及台灣地區,Uber雖然有最大市佔率,但前景未明。上周六,台灣內部已達成共識,交通部將加強取締Uber,並修法重罰及展開查稅;而在本港,仍未能獲得合法經營的地位。

表面上,無人駕駛令Uber省卻最大開支──司機的費用,可以整靚盤數或創造遠景,完善業務及提升投資價值。實際上,Uber的核心價值是「共享經濟」,改善人類生活,但當推出無人駕駛,或會令部分司機聯想到終有一日會被無人車取締,現有業務在法理情上,將面對更大挑戰。無人駕駛的新業務在短期內難以帶來效益,Uber的前景或因而響起警號。

[email protected]

更多林國泰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