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大數據從移動到無處不在(算者)

By on March 29, 2016

本文作者算者為資深數據人,深信廟算者小勝,不算不勝,為《信報》撰寫「數據人語」專欄

3、5年前我們還在為移動化興奮不已,而今天已開始面對全域大數據,面對四面八方的感測器,大數據已經完全不是移動化這麼「簡單」。我們知道手機是一個超級終端感測器,但未來還有智能電視、智能家居、物聯網汽車……我們將跟所有的東西連接和互動。隨着無處不在的終端所收集的更多數據,將有一天, 無論你去哪裏都會留下「腳步」,數據會愈來愈全。這雖令人興奮,但從倫理道德的角度看也是危險的。

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商業的基礎正因眾多終端帶來的全域大數據而改變。它帶來的變革不限於數據本身,而是從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社會和商業模式。在全域大數據的大潮之下,每家公司都要重新思考,當互聯網的場景從單一的桌面轉移到多源多終端,不但帶來了豐富的空間維度,還新增了更多從前匪夷所思的新場景,以及所產生的全域數據。

面對這麼多零散數據和維度疊加在一起,下一難題是如何保證數據有效地儲存、刷新、辨識和連接,然後靈活地被使用。這麼多數據的作用是什麼呢?從古至今,我們遇到困難,都會從自身或別人的經驗中尋找解決辦法。不論成敗,積累的經驗也成為衡量下一個同類決策的基礎。隨着循環往復,我們的預測能力愈來愈準繩,而數據就像是我們的瞄準鏡。

需適當分工標準化

以往,我們知道的資訊不全,但在未來會因為全景數據而「見多識廣」。舉例說,你每天開車回公司的過程中去到某個路口,習慣認定左拐是最快捷選擇,偶然有一天你發現很多同事都在同一路口右拐,好奇心讓你詢問同事,才發現有一條路更為便捷。在這過程中,個人智慧與集體智慧的融合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暴露出過去獲取資訊的意願、方法和條件並不充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可預料的大數據不斷出現,人類對周邊的感知(sense)能力伴隨感測器數據發揮了極大作用。而這些都造就了今天的AI(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紀元。

在我看來,開啟「上帝視角」是未來的趨勢,這無疑是激動人心的。這些數據都可以沉澱,複雜的數據環境帶給我們巨大的挑戰,同時伴隨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機會面前,我們還不夠明智,辦事仍然「各自為政」,每家公司、每個人都想獨自畫出數據連結上的全景圖。但我曾見過同一家公司內各事業部,都在做自己的SDK(軟件開發工具包)來收集數據,沒有分工,也沒有討論標準化,其數據之亂可想而知。

我們忽略了數據的一體性!當下不認真對待,之後想要用好數據的時候,就會被牢牢卡住。的確,當公司規模生態細小的時候,會覺得數據的品質問題不值得注意。但一旦我們想精準地應用數據,就會發現曾經的「差一點」已成雲泥之別。

更多算者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