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編程教育──從iPhone談起

By on January 4, 2016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聰明城市專家小組聯席主席、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員,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有關TSA小三評核的爭論,到今天仍然非常熾熱。綜合各家長的意見,都是希望子女在早期求學階段能少做操練,多做有趣味的活動,以培養長遠的學習興趣。可是,什麼是有趣而又對子女有益的活動?相信很多家長都費煞思量。

筆者則想起,早前跟一位IT業內的朋友閒聊時,他談及早前其公司內的一件有趣事情,就是蘋果的iPhone 6s剛推出時,一大群同事在工餘時一起研究「走捷徑買iPhone」。

原來這些程式高手很容易就把蘋果網站的程式碼研究得一清二楚,然後編寫程式,能夠即時通知他們iPhone可供訂購的時間、數量和款式,並自動填寫訂購所需的資料。當一般人仍在慨嘆一機難求時,這些高手買機卻是手到拿來,甚至能夠惠及親朋戚友。

事實上,目前互聯網已經是大量公私營服務和產品的主要供應通道;擁有編程知識的人,某程度就像在傳統商業年代熟悉商店運作方式的業內人士,能夠早人一步買到熱門物品,網上銷售的演唱會或球賽門票也出現類似情況。這並非駭客行為,因為他們並沒有駭入網店的電腦系統,運用的只不過是一般人不明白、但他們卻瞭如指掌的資訊。

朋友半認真半說笑地指出,這是編寫程式(編程)技能在當今社會中展現優勢的最佳例子,會寫程式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成為眾人偶像,未來社會地位可能愈來愈高。當然,這並非說不懂編程的人就不能在社會生存,只是無可避免會較為處於劣勢,就像現在不懂電腦文書處理的人求職較受局限一樣。

納入正規課程刻不容緩

近年來,有不少評論認為香港的中小學課程要加入編程內容,甚至成為標準課程;早前也有一項逾千位青少年一同編寫程式的活動,創造了世界紀錄,顯示香港人對此漸有認知。政府在「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文件中,亦曾提出要考慮把電腦程式課納入基礎教育。筆者對此大力贊成,因為以上的例子和世界各地的動向都告訴我們,這是無可抗拒的大勢。

好像在此範疇走得較前的北歐各國如芬蘭,就已經把編程課程納入正式教育,並融入不同學科中,以提升學習效果。

美國總統奧巴馬亦曾聯合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呼籲,要讓學生學寫程式;英國也已經將編程納入5至7歲的學童課程;台灣和新加坡透過推廣和教師培訓活動,逐漸把編程納入課外活動甚至正式課程。現時,編程已被廣泛認為是既能引發學童興趣、又能為學童未來打下基礎的一項課程。

值得強調的是,各地熱切引入編程課程,並不是僅僅要為資訊科技行業培育人才。這是因為即使程式設計的語言和界面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演進,至今電腦大致上仍然需要人類按部就班地給予清晰指令,才可正確地執行動作、完成任務。

當小朋友透過Scratch和App Inventor這些圖象化的編程平台,成功編寫出遊戲或者動畫,他們其實是從頭到尾「教」電腦完成了一項工作,過程中考慮到了各種可能性,並排除了不少錯誤,對於培育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解難能力很有幫助。當他們學有所成,將擁有更清晰的頭腦和更靈活的技能,在全球化的知識型經濟體系中,能夠從事較高價值的工作,並推動各種經濟活動以至整體社會的發展,其中當然也包括資訊科技行業在內。

這些年來,香港教育經歷了多次改革,但效果並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TSA爭議就是一例。

不過,筆者認為,在創新及科技局已經成立的今天,由該局和教育局等相關政府部門通力合作,把編程融入正規的基礎教育正是刻不容緩的工作,這將能夠:

一、令香港人有能力透過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和推動社會發展;

二、為創意和科技產業培育人才;

三、維持甚至提高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各地在編程教育方面的進展告訴我們,政府應坐言起行,不要讓香港的未來陷於困局,再讓機遇白白溜走。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