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會在香港落地生根
本文作者Priscilla Chan為Speakers Connect 創辦人,原文刊於作者博客
近來和朋友碰面,Uber總是其中一個熱門話題。我笑言相信Uber和類似的叫車服務,最終會在香港落地生根。好友要以一瓶酒作賭注,還定下兩年這個限期。對共享經濟這個潮流,我滿有信心;近年香港越見荒誕,兩年這個限期,倒是充滿政治性,不好說。
對Uber這類叫車軟件的發展有信心,因為我同意另外一位朋友的見解:
「要預測未來哪一種科技會普及,除了要了解最新科技,最重要的,其實是要了解人。最先進的科技,不一定會大行其道,用家的反應,才是最決定性的。」
Mike Walsh是位未來學家(Futurist),也是《Futuretainment》和《The Dictionary of Dangerous Ideas》的作者。工作關係,我和Mike有不少合作機會,從他身上,我也學到了一點點觀察和解讀科技和社會發展之間關係的方法。
流動叫車服務成新常態
我認為Uber最終會在香港落地生根,除了因為這個服務有比傳統的士優秀的地方,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叫車服務已經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普及起來。Uber雖然惹火,不少城市的政府都有對其作出檢控或規管,它的生意還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中。據報道今年全球打車營業額,預料急升逾兩倍,至108.4億美元。[1]
Uber現時在超過60個國家經營,單在亞太區,便已經在60多個城市推出服務,當中包括:中國大陸(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蘇州、武漢、青島、天津、西安、重慶、長沙、成都、寧波、佛山)、日本(東京、福岡)、澳洲(悉尼、墨爾本、珀斯、阿德萊德、布里斯班、黃金海岸、摩寧頓半島、吉朗)、紐西蘭(奧克蘭、威靈頓)、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Johor Bahru)、印度(新德里、 孟買、班加羅爾、海得拉巴、加爾各答、Ahmedabad、Indore、 Bhubaneswar、Chandigarh、Chennai、Coimbatore、Guwahati、Jaipur、Kochi、Mysore、Nagpur、Pune、Surat、Thiruvananthapuram、Vadodara、Visakhapatnam)、泰國(曼谷)、菲律賓(馬尼拉)、越南(河內、胡志明市)、印尼(雅加達、峇里、萬隆)、台灣(台北)、南韓(漢城)、香港[2]。
除了Uber,不少公司也成勢推出類似的流動叫車軟件,企圖分一杯羹。在亞太區便有GrabCar(星加坡、馬來來西亞、印尼、菲律賓)、Line Taxi (日本)、KakaoTaxi (南韓)、Ola(印度)、壹號專車(中國)等等。透過流動通訊、GPS和大數據為乘客和專車作配對,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大都市的新常態。
香港如何可以獨善其身?
香港向來以國際大都市自居,而當流動叫車軟件已經在亞太區超過60個城市(當中不乏二線城市)大行其道,廣為居民及旅客歡迎;而不少國家亦正準備,或已經修改法例擁抱這個潮流的時候,我實在看不到香港可以如何獨善其身,逆勢而行,把Uber及類似的流動叫車軟件一刀切拒諸門外,為了守住過時的法例,甘心讓我城落後於大勢。
工作關係,我需要為商務會議的嘉賓在世界各地安排行程, 對各地的專車服務, 有一定的認識。以機場接送為例,假如在各大城市使用酒店提供的專車服務,一般需要港幣一千元左右一程。Uber及類似的流動叫車服務雖然比的士貴,相對於傳統的專車服務,卻依然甚具競爭能力。凱悅酒店集團便率先在去年八月在其的流動軟件加入Uber叫車選擇[3],雖然對本身的專車服務收入有一定影響,既然是大勢所趨,也寧願肥水不流別人田,兼乘機討客戶歡心。
筆者和不少旅客(尤其商務旅客)一樣,在外地,尤其是言語不通、或的士服務不靠譜的城市,現在已經非常依賴流動叫車服務。另外,不少旅居香港的外籍朋友,一來不想自己駕駛,二來香港的的士服務的確有待改善(尤其服務態度、英語水平、依然堅持只接受現金收費等),在過去一年已經習慣出入均以Uber代步。假如有天政府真的把Uber完全禁絕的話,香港的國際形象及競爭力受損,絕對不是笑話。
數位化時代
「任何可以被數位化的商品和服務,都會被數位化。」這個預言,已經應驗在書籍、報紙雜誌、音樂、電視電影、各類訂位、訂票服務。叫車服務,不會例外。
創新科技,單純的先進沒有意義,最終還是要以民為本。我是衷心相信Uber或類似的叫車服務,最終會在香港落地生根。最壞的可能性,是我們被周邊的二線,甚至三線城市所超越,才猛然發現錯過了最佳時機。
[1] http://startupbeat.hkej.com/?p=20961
[2] https://www.uber.com/cities
[3] http://newsroom.hyatt.com/?s=20295&item=123283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未來工作與AI (黃岳永)
在ChatGPT引發的諸多討論中,有關失業的內容一定是最熱門話題之一。大家都心知肚明,一眾傳統工作會被AI取代;即使部分工作暫仍能「幸保不失」,但也可以預見相關的商業運作模式,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5G電訊業高峰會後記 (林國誠)
上周筆者到新加坡參加了一場5G電訊業高峰會,高峰會主題是「實現數碼轉型以迎接5G時代」,與會者互相交流行業趨勢和觀點,當中有不少最新的5G應用案例,值得向讀者分享。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元太科技夥拍聲寶 推電子紙數碼海報
台灣電子紙廠元太科技(E Ink)與日本聲寶(Sharp)合作,將於4月初在日本推出42吋黑白電子紙數碼海報(ePaper Poster),特點是觀看時不刺眼,長期顯示亦不耗電,為地球節省碳排放。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智能環保樽自助售清潔用品
為減少膠樽棄置量,本地環保科技初創Greenology Group Limited,研發出24小時智能自助裸買站Fill n' GO,消費者只須帶同專屬的智能環保樽,即可購買個人衞生及家居清潔消毒用品,現已在西九龍、大埔兩個私人屋苑率先推出,預計首年減少6.8萬個棄置膠樽。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6月6日WWDC 蘋果傳推MR眼罩
蘋果公司宣布,其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於香港時間6月6日凌晨,於加州矽谷總部Apple Park舉行。外媒CNBC報道,今年或特別展示一款混合實境(MR)眼罩,還可能向友好的開發人員,介紹新版高性能Mac電腦。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無人自主精準空中送貨 (香港理工大學 文偉松博士)
無人自主系統為智慧城市重要一環,今次請來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文偉松博士,講解理大無人自主系統研究中心,基於本港背景下的研究歷程及應用場景。
- Posted March 31, 2023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27/03)
美國軟件開發商Adobe上周舉行數碼體驗大會Adobe Summit,期間公布多項新技術,惟原定亮相的網上平台Project Sunrise,最後未見公布細節。Adobe營銷總監(3D及沉浸式技術)Francois Cottin接受本報專訪時大派定心丸,表示該工具已交給多個品牌客戶試用,即將推出。
- Posted March 30,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