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新媒體應實現三流合一(松仁)

By on July 23, 2015

 本文作者松仁,為《信報》撰寫專欄「私募廣角鏡」

reddit-logo

過去兩周,接連有本地報章及雜誌驟然宣布停刊結業,「紙媒寒冬」似乎比大家想像的還要提前到來。隨着互聯網普及化,大眾接收訊息的渠道與習慣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適者生存是本港以至全世界紙媒無奈要面對的殘酷現實。早前,筆者被一位傳媒朋友拉去參加一個講座,演講嘉賓位位皆是城中的資深傳媒人,席間討論焦點之一,是傳統新聞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

作為廣大讀者之一,筆者固然希望香港傳媒生態迎來新氣象。互聯網科技加上網絡社交平台,無疑降低了新媒體的技術和資金門檻,然而,從專業投資者角度,筆者認為,新媒體要籌集營運資金及維持穩定的收入來源殊不容易,筆者希望在此分享一下風投私募界對投資新傳媒的一些想法。

多年來,傳統紙媒被扣上「夕陽行業」的帽子,雖說讀者對於優質的報道始終存在需求,但在商言商, 能夠帶來理想回報的,方會成為投資者樂意斥資追捧對象,而傳統媒體機構確實鮮有躋身這一行列。當然,為建立輿論陣地發揮政治影響力而不惜工本的投資者除外。

不過,一旦引入「互聯網+」概念,情況或許截然不同。研究機構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美國數碼新聞及媒體初創企業於2014年從風投界所募集的資金規模,按年大增1.45倍,至8.13億美元(約63.4億港元);而當地五大「吸金」新媒體企業包括Vice Media、Mode Media、Vox Media、Buzzfeed及Business Insider,截至去年已獲風投押注逾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儘管財源滾滾,遺憾的是,這並不意味投資者對新聞業前景有所改觀。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的行政總裁Jonah Peretti曾坦言,公司於2006年成立之初,投資者對於由新聞從業員或專業人士製作內容的網站耍手擰頭,即使到現在,這個模式也不見得能獲得風險資本青睞。

人流 訊息 資金

新媒體之所以能夠吸引資金,風投其實更大程度看中其聚眾的能力,以及其與網絡社交平台及智能手耭應用程式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及影響力。說白一點,風投界實際上視新媒體為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延伸,冀所投資的企業,能夠通過多元化及具話題性的新聞內容,接觸更廣大的網絡用戶,實現人流、訊息流及資金流的「三流」合一。

既然能夠受惠於互聯網發展的Spillover Effect(溢出效應),聰明的創業者自然不會錯過良機。根據世界網站流量統計機構Alexa的資料,近月屢現負面消息的美國新聞聚合網站Reddit,壓倒一眾國際著名傳媒機構如CNN、BBC和《紐約時報》等,成為新聞類別中最高流量的網站。與其說Reddit是一個新聞媒體,其實它的功能更像是電子布告欄系統,採用的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戶原創內容)模式,註冊用戶可以將娛樂、社會、文化等資訊及新聞鏈接在網站上發布,然後用戶可以對這些貼文進行投票,實行以得票排名決定其在網站上的顯示位置。

UGC模式的盛行,對於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 也存在重要啟示。環顧本地及海外陸續湧現的新媒體,它們很多都是以轉載文章為主,「自家製」原創新聞內容比例較小,惟也有愈來愈多新媒體意識到提高網站內容質素的重要性,遂着手增加對偵查報道及一些面向特定niche audience內容上的資源投入,譬如Buzzfeed去年便成立了專責偵查報道的團隊。面對新媒體的來勢洶洶,傳統媒體只好各出其謀自救,美國老牌大報《紐約時報》,眼見印刷版發行量與收入持續下降,只好同意在Facebook自行發布新聞而非內容鏈接計劃,如此「寄生」於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計劃,對傳統媒體的商業模式帶來極大震撼。

「那麼風投對香港的新傳媒興趣如何?」筆者的傳媒朋友一臉憂愁地問。事實上,以筆者的基金為例,一年收到的商業計劃書中,屬於新聞媒體相關行業的不到5%。

港企難擺脫規模局限

坦白說,香港的企業即使有意由線下發展到線上,始終很難擺脫規模上的局限,傳媒機構也不例外,如何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一個plus,風投還是較多持觀望態度。若撇除商業及政治考慮等因素,筆者個人還是很欣賞部分本地新傳媒對傳統媒體帶來的顛覆性力量及所制作的高質素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有愈來愈多的傳媒機構以非牟利方式經營,根據美國的一間獨立性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由1987年至2012年間,共有172間非牟利的數碼媒體成立,它們的資金來源包括公眾捐款,以及大學或其他第三方機構贊助,本港的傳媒機構或可以作為借鑑。

更多松仁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