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搞風投 終歸靠實力(松仁)
過去一周,一則關於藝人Angelababy(楊穎)成立創投基金的新聞,佔據了媒體不少版面。明星搖身成為投資者,利用自身名氣進軍風險投資行業的例子近年屢見不鮮,於此不贅。無論是作為LP(Limited Partner)給基金投錢,或是自組GP(General Partner)團隊,在管理基金上有更高的參與程度;明星的投資行為,已然從以往開餐廳開髮廊一嘗當老闆滋味,和買樓買舖使財富增值,進化至股權投資的層面,專業性更強。
這股「明星創投潮」對初創企業所帶來的實際意義及效益,也愈發惹人深思,筆者希望在今期「私募廣角鏡」,從專業投資者的角度,分享對於行業迎來明星生力軍的一些看法。
宣傳佔優 項目找上門
提到明星投資者,外界很自然地會馬上聯想到明星光環所產生的強大宣傳作用和品牌效應,這一點筆者絕對認同。品牌效應除了體現在被投項目的知名度及品牌魅力會迅速提升外,更重要在於明星選擇投資項目上的優勢,這是大部分專業投資者都無可比擬。
內地風險投資及私募基金行業於過去數年並不乏資金,欠缺的是優質投資項目。基金經理為物色項目可謂費煞思量,不但積極透過中間人搭橋鋪路,還要四出奔走出席各項路演,參加各種行業會議認識不同的項目方,又或打銀彈攻勢給很高(超過3%)的介紹費。
明星投資者卻不一樣,他們長期處於媒體及大眾的關注焦點中,也因而較易吸引到投資項目找上門來。由內地著名影星黃曉明、李冰冰和任泉3人共同成立的風投基金Star VC,據報自去年7月成立的短短數月內,已收到來自各行各業共約3000份商業計劃書,有時候一個數億美元的基金一年可能只能看到幾百份計劃書,當然項目的質量則很難說。
人脈關係 成堅強後盾
再者,明星本身擁有豐富人脈資源的先天優勢,不少與商界或互聯網巨頭都建立了「朋友圈」,明星加專業人士的「強強聯手」,對於共同投資項目的發展形成堅強後盾。以Angelababy新成立的AB Capital為例,其首批投資合作項目之一的健康飲品公司HeyJuice,投資者陣容強勁——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聯創策源及紅杉資本等均是股東。
有朋友問筆者,作為專業投資者,面對已有或將會引入明星VC的投資項目,衡量價值時所持態度如何?
筆者認為,明星帶來的品牌和人脈資源固然為所投資的項目生色不少,然而,這並非風投資本決心「扑槌」的必然依據。雖然明星作風險投資追求回報無可厚非,不過,VC/PE多多少少也會衡量一下明星投資的動機是否純粹為將名氣變現,務求令財務回報最大化;還是因為認同投資項目的經營理念而投放資金,擔當dream enabler成人之美,後者對初創企業的發展,以至環境、社會、企業管治(ESG)的commitment會產生更大效益。
Alba創業 外界曾質疑
筆者上周於本欄中曾提過,目前不少LP比較傾向於將資金投放到一些注重ESG的GP,基金經理在審視明星風投項目時自然也會以此作為其中重要指標。
荷里活女星Jessica Alba與朋友於2011年創辦的天然嬰兒用品公司The Honest Company,成立初衷源於已為兩女之母的Alba自身經驗,本身患有嚴重過敏症的她,數年前發覺市面上的日常家用產品中,滲雜了各式各樣的化學成分,但許多在標示上卻以巧立名目的芳香劑掩蓋,她遂決心研製天然無化學品的嬰兒用品。
不過,Alba曾透露,創業之初並非順風順水,明星光環令她的創業決心備受外界質疑。其後隨着品牌一路發展,產品種類逐步多元化,該公司的品牌意念也漸漸受到消費者及投資者認同。截至去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至1.5億美元,目前估值已達10億美元(折合78億港元)的天價水平。Alba的身份雖是創業者,而非LP或GP,但她的創業故事,正正反映明星效應須與企業品牌DNA,以及產品創意和技術含量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在美國,其他巨星在創投業長袖擅舞的例子不少,但失敗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像是Lady Gaga和Kanye West於2011年共同投資的音樂社交網站Turntable.fm,火紅了一段時間後,最終因為版權問題無奈於2013年關閉。
國家政策鼓勵下,內地近年掀起「全民創業潮」,明星涉足創投業,所投資的項目先聲奪人是做到了,惟對公司長遠價值創造方面,成效仍待驗證。套用內地網絡潮語,明星「高顏值」,但要使投資企業的估值也同樣超班,實力始終是致勝關鍵。
更多松仁文章: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Taiko Labs獲新融資 兩輪總計破1.7億
本港加密初創Taiko Labs分別獲得由紅杉中國及美國投資機構Generative Ventures領投的兩輪融資,集資金額為2200萬美元(約1.71億港元)。消息指,Taiko Labs首輪由紅杉中國領投,為種子輪的1000萬美元,於2022年第三季度結束;第二輪融資是由Generative Ventures領投,屬於A輪融資1200萬美元。
- Posted June 9, 2023
- 0
-
加州14歲神童 獲聘SpaceX工程師
現年只得14歲的美國加州孟加拉裔少年奎茲(Kairan Quranzi),一年前取得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電腦科學及工程學士學位,並且獲得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聘請,成為該公司最年輕軟件工程師。高等教育雜誌BrainGain引述醫生報道,奎茲的IQ高於99.9%的人。
- Posted June 9, 2023
- 0
-
漫遊上網「中伏」記 (林國誠)
無論讀者外遊目的為何,都不要貪便宜購買坊間不知名的漫遊上網SIM卡,以免因小失大。另外,每個國家或地區均要求使用SIM卡的人進行實名登記,才能使用購買後的SIM卡,這對於遊客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困擾。
- Posted June 9, 2023
- 0
-
AI元年中期報告 (黃岳永)
筆者曾指世界在2023年將是AI元年,作為一名好奇心爆棚兼喜愛新事物的IT人,過去6個月,我一直在思考探索AI的潛力和影響,現時正好作一個半年結,回顧一下AI如何在不同範疇重新定義人類的生活。
- Posted June 9, 2023
- 0
-
電腦節8月舉行 派300萬消費券
香港電腦通訊節2023將於8月25日至28日舉行,主辦單位香港電腦商會創會會長張耀成提到,將派發總值達300萬元的現金消費券,入場者將獲發一張面值介乎10至500元不等的幸運卡,於場內購物更可選擇加密幣結賬。
- Posted June 9, 2023
- 0
-
免疫細胞治療新法培育 成本削半
免疫細胞療法有效治療頑症,惟其細胞生產過程繁複費時,且成本昂貴。科大有初創團隊研發人造細胞培育技術,聲稱可改善現時免疫細胞的生產流程,成本較現有方法降48%,時間節省33%,減少病人治療輪候時間及醫療費用,有助於細胞療法趨向大眾化。該項研發早前在「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獲得冠軍(白金獎)。
- Posted June 9, 2023
- 0
-
內地《人工智能法》 今年提請人大審議
中國已將《人工智能法》列入立法計劃,其草案今年內將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顯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多條草案,當中包括人工智能法案的草案,意味中國官方將推動全國層面的人工智能專門立法。
- Posted June 9,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