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新科技顛覆傳統汽車業(筆銘)

By on March 4, 2015
Google圖片

Google圖片

人類每一個新的技術突破,往往都需要發展幾十年,靜待相關的基礎建設落成,相應的零件技術成熟,產品量產的成本夠低,才能真正普及起來。例如,人類早在17世紀初便發明了蒸汽引擎,但到了18世紀後期才應用在客車上。內燃引擎在19世紀初面世,並在19世紀後期被應用在汽車之上。

福特在1901年踏足汽車行業並成功將其量產,然後美國又花近百年建立公路網絡,汽車方始真正全面普及。在經歷了多年的平淡後,汽車業在過去十年又有重大的革新,而這些新技術肯定會將整個行業重新洗牌。

自動駕駛模式更趨成熟

谷歌在幾年前研發自動駕駛的汽車,他們已經將自駕車在真實的馬路上測試了幾十萬公里的路亦未出意外。自駕車比普通車多四個系統:首先是監測路面的雷射掃瞄器(即是相當於人的眼),其次是控制軚盤和油門的致動器(手),其三是分析資料及制定指令的電腦(腦),而最後便是將三者連接起來的通訊設備(神經系統)。在上述四者當中,以第三項(腦)最為複雜,因為人腦在駕駛時是運算過大量資料才作出決定。例如,現時的自駕車不能完全辨認出路人及交通警的一些手勢。

由於有這些技術上的障礙,自駕車在起初的十幾年部分時間依然要由人手控制,例如在出入高速公路的路口時由人手控制,但在公路上則是自駕。在北京和雅加達這些經常堵車的地方,緩慢的車速亦可使用自駕模式。谷歌估計他們會在2017至2020年開始量產自駕車。當自駕車開始面世後,大量的交通系統亦要被更新。例如,未來交通燈能發出電子訊號,在紅燈時向附近的自駕車發出減速然後停車的指令。

Volvo於2017至2019年將會在瑞典一條50公里的公路上試行100輛自駕車,並用雲端技術讓汽車能夠互相溝通。例如當一輛車遇上濕滑的公路便會通知鄰近的車輛,其他粗心大意的司機就不用擔心了。一如內燃引擎一般,自駕技術及其相關的基礎建設,相信要用幾十年時間去改善。

最近,Uber高調進軍自駕車行業,希望將自駕技術應用在旗下的車隊上,省去了司機的成本。對不少人而言,他們除了上下班時需要用車外,車有七八成的時間都只是停在停車場,令養車的成本效益未必充分善用。當Uber能將成本減得夠低,大家在手機上的app輸入要走的路線便自動有車將你送至目的地,買車的人便會減少。

除了Uber之外,谷歌亦正積極研發這種服務,他們畢竟是自駕車的鼻祖,在技術上或多或少有點優勢。另外,汽車用內燃引擎用了百多年,在減低碳排放的大前提下相信會漸漸改用電池。在眾多新技術湧現的環境下,傳統的汽車製造商如果不急起直追, 便難免會被人「爬頭」了。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更多筆銘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