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基因突變無法清「垃圾」可致癌

By on May 11, 2023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癌症源於不同的基因突變。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了全新的基因特變致癌機制,受影響的細胞會失去「處理垃圾」的能力,無法清除有缺陷的核糖核酸(RNA)。在肺癌、子宮癌、結腸癌、皮膚癌等多種癌症中,都發現該致癌機制,相關研究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有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方案。

在研究斑馬魚時,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CDK13腫瘤抑制基因;當該基因突變時,會導致斑馬魚的黑色素瘤加速生長。隨後,團隊發現該基因的突變同樣引致人類出現黑色素瘤。為了解CDK13的突變如何導致癌症,團隊在研究由黑色素瘤製造的RNA時,意外發現當中含有多個短小且有缺陷的RNA。

哈佛醫學院發現基因特變致癌機制,受影響的細胞會無法清除有缺陷的RNA。(哈佛醫學院fb圖片)

CDK13失效 積累殘缺RNA

製造RNA有數百個步驟,細胞出現小量短小且有缺陷的RNA屬正常情況,通常細胞核的監視機制,會發現並清除這些細胞垃圾。然而,在CDK13突變後,細胞未能處理殘缺的RNA,以至其不斷堆積,大大加快黑色素瘤的成長。

團隊的發現進一步顯示,CDK13是細胞監視及清理殘缺RNA的關鍵,能夠改造一種名為ZC3H14的蛋白質,後者可招募蛋白質複合物來完成清理工作。在斑馬魚、小鼠及人類細胞中,CDK13均有相同功能。

CDK13或其控制的蛋白質,有望成為多種癌症的治療標靶。(Freepik網上圖片)

團隊指出,僅是人類黑色素瘤,就有21%發現CDK13或其控制的蛋白質出現突變。同時,團隊亦在其他的人類腫瘤,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子宮內膜癌、結腸腺癌及小細胞肺癌中,發現CDK13、ZC3H14或相關蛋白的突變。

團隊相信,CDK13或其控制的蛋白質,有望成為多種癌症的治療標靶。下一步將研究黑色素瘤惡化的原因,到底是由殘缺的RNA引起,抑或源於RNA製造的異常蛋白。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