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大數據拆解疫苗猶豫成因 (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 林冠華博士)

By on January 27, 2023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除了新冠肺炎疫苗,近年亦有不少家長基於種種原因,拒絕讓子女接種卡介苗、水痘等疫苗。今次請來「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旗下的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D²4H)研究項目總監林冠華,探討「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的成因,並解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有效降低「疫苗猶豫」對於公眾安全的負面影響。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林)林冠華博士 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研究項目總監

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Vaccine Confidence Project 聯席總監

陳:什麼是「疫苗猶豫」?如何利用AI及大數據,改變疫苗猶豫人士的態度?

林:根據世衞定義,「疫苗猶豫」是指儘管在有疫苗提供下,公眾仍延遲或拒絕接種疫苗的現象。箇中成因複雜,包括接觸錯誤訊息、文化和宗教差異、過去經驗與信任、健康教育等,可能危害、逆轉疫苗預防疾病所取得的成果。在2019年,世衞把疫苗猶豫列為全球健康面臨十大威脅之一。

林冠華透露,團隊正開發網頁瀏覽器插件,若網站出現不實資訊,即可主動將之識別。(盧詠賢攝)

智能識別關鍵字做分析

我們必須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疫苗猶豫作精準干預。團隊主要從社會聆聽角度着手,首先是大數據收集,透過網絡、問卷、訪談及行為實驗4種方式調查。網絡數據主要來自社交媒體的公開資訊,包括Facebook、Twitter、微信及微博等平台。

收集網絡數據前,團隊會先由專家決定關鍵字,人工分析並測試精準度後,再交由AI學習;即使網民以諧音字,如「打email」代稱打疫苗,AI亦能從中識別。

團隊之後再利用所收集的數據,分析公眾對疫苗的信心或猶豫程度,並以Vaccine Confidence Index(VCI)工具,把過去十年、持續收集及分析的全球檢測數據作判斷指標,繪製全球信心圖作綜合分析。

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旨在提升全球公共衞生,實現個人化精準醫療等兩大目標。(D²4H網站圖片)

陳:現時研究進度如何?有什麼研究成果?有哪些應用場景?

林:團隊曾在香港、新加坡、泰國及日本等地區,於不同的社交平台上測試語音機械人。此舉除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亦能及時向公眾傳遞正確的新冠疫苗資訊。同時,團隊亦有意採用ChatGPT技術,開發第二代語音機械人,主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資訊。

研瀏覽器插件辨不實內容

有見語音機械人相對被動,需要公眾提問後才能解疑,團隊正開發網頁瀏覽器插件,當用戶進入一個網站後,如出現不實資訊,該插件就能主動將之識別,並標註正確資訊及出處,方便公眾參考。現正以微博等平台測試,料最快今年上架,暫計劃提供中、英、韓文版本。

林冠華認為,是次新冠疫情,讓大家開始理解行為學與風險溝通的重要性。(盧詠賢攝)

陳:疫情令疫苗備受關注,導致「疫苗猶豫」浮上水面。作為世衞顧問之一,你預見全球衞生防控將有何轉變?

林:新冠以後,全球愈趨關注「疫苗猶豫」。以往的世衞應急專家組,大部分來自醫療或其他醫藥領域,甚少包括行為學、社會科學的專家。往往只有經濟學研究,才會涉及社會科學,而是次新冠疫情,促使世衞成立專門的社會科學小組。疫苗開發只是起點,就算花再多資金研發疫苗,倘若公眾拒絕接種,都只是徒勞無功。如何讓市場接受,屬於社會科學問題,而非醫療、科技的層面。是次新冠疫情,讓大家開始理解行為學與風險溝通的重要性。

陳:你來自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相比英國,香港的科研氣氛如何?

林:與英國相比,香港是一個很活潑的地方。就我所接觸的研究團隊,他們的國際觀、對外界資訊的接受度等非常開放。我曾在英國、美國工作很長時間,香港則是我在亞洲的首個工作地方,未有遇到太多樽頸及困難。就工作而言,彈性相對較大,這亦是我非常欣賞的部分。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