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中大醫學院為益生菌開創新紀元 夥科技園辦「微生態峰會」探藥物應用

By on January 5, 2023

傳統智慧認為腸道的功能只是消化、吸收及排泄。其實人體的腸道有過億個神經元,比脊髓的神經細胞還要多 ,所以腸道被稱為「第二個大腦」。而腸道內的微生物基因總數比人體基因多出一百倍,這些腸道微生態(gut microbiota)形成了人體的「第二組基因」,近年醫學研究指出腸道微生態透過「第二個大腦」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包括免疫力、肥胖、糖尿病、癌症、腦退化症、自閉症等等。雖然我們未必可以随便改變人體基因,但透過改善腸道微生態,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健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與黃秀娟教授是研究腸道微生態的先驅,早於新冠疫情初期,他們已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刋發表腸道微生態如何影響新冠病毒的感染風險、疫苗成效及康復時間。他們更利用大數據成功地找出能夠提升免疫力的微生態獨特配方,經過實驗室及臨床驗證,確認它對抗新冠及其他感染的成效,並於香港科學園創立了精進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enieBiome Limited,即G-NiiB),把腸道微生態免疫力配方研發成口服補充劑,旨在補充腸道中特定的菌株,以增強身體免疫力,減低受病毒感染的風險及促進復原。

科技園培育計劃助方案落地

為了進一步將有關研發商品化,G-NiiB參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Incu-Bio為初創企業提供實驗室設施、商業輔助、投資配對,以及高達港幣600萬元的撥款資助,協助生物醫藥研發成果轉化為應用方案。目前G-NiiB的市值已躍升至「半人馬」的公司,隨着最近有藥廠獲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以新科技把腸道菌群製成口服藥,治療可致命惡疾,腸道微生態再不局限於益生菌補充劑,它對人體的醫藥價值非常高。有投資者估計腸道微生態市場將於未來5至6年間,上升至數以十億美元計,而亞洲更是一個未被開發的市場,可見有關產業將來極具發展潛力。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與黃秀娟教授於科學園創立了精進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研發了G-NiiB腸道微生態免疫配方。

陳家亮教授和黃秀娟教授後來又創立了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MagIC),是亞洲唯一的微生物菌群研發中心,集中進行及推動相關轉化研究。研究團隊發現微生態可以直接影響人類思想,透過腸道微生態移植,能改善個別人士的抑鬱徵狀及小童的自閉症,為廣大患者帶來一線曙光。團隊又透過檢驗糞便內的細菌組合,以判斷患大腸癌及瘜肉的風險,G-NiiB以此研究結果推出全球唯一可偵測早期瘜肉的非入侵性大腸癌風險測試套裝,靈敏度達九成四,準確度比大便隱血的檢測更高。

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微生態移植有助改善個別人士的抑鬱徵狀及小童的自閉症。

腸道益菌減少致「長新冠」後遺症

除此以外,研究團隊同時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與接種新冠疫苗後抗體反應不足,以及患上「長新冠」的風險息息相關。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共同開展的研究,腸道缺乏青春雙歧桿菌與接種新冠疫苗後效果不顯著有關;另外新冠康復者腸道細菌持續失衡的話,是導致「長新冠」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腸道微生態不但可以預測、診斷甚至治療「長新冠」的新冠後遺症,亦可透過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以應對如新冠病毒病的新發傳染病。

想了解更多有關腸道微生態的資訊,切勿錯過由科技園公司、MagIC及中大醫學院合辦的「微生態峰會2023」,活動將於2023年1月13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邀請多位本地及海外重量級學者和嘉賓,探討腸道微生態藥物在香港和大灣區的潛力,並展示成功的轉化案例及臨床應用。「微生態峰會2023」現正接受網上報名,1月9日下午5時截止,有興趣參與活動的人士請瀏覽以下網址:www.magic-inno.com/microbiomesummit2023

由科技園公司、MagIC及中大醫學院合辦的「微生態峰會2023」,將於2023年1月13日在科學園舉行,探討腸道微生態藥物的潛力。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