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虛擬資產交易所 重生路崎嶇 發牌規管多掣肘 官方牽頭添信心

By on December 29,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回顧2022年,加密貨幣市場持續動盪,每枚比特幣由年初約4.77萬美元,跌至昨日約1.66萬美元,一年間蒸發六成多;以太幣亦由年初的3829美元,挫至昨日約1196美元。加密幣跌價,或跟通脹加劇、美國聯儲局加息等市場因素有關,惟幣圈爆出多宗「黑天鵝」事件,亦令幣市雪上加霜。

創立於香港、去年把總部遷至巴哈馬的全球第二大加密幣交易所FTX不久前出現擠提,並在短短一星期內倒下。外號「薯條哥」的FTX創辦人Sam Bankman-Fried(SBF),涉嫌非法轉移客戶資金至旗下另一公司Alameda Research,月中在巴哈馬被警方拘捕,已引渡回美國受審。他又被指跟本港加密幣場外交易(OTC)平台Genesis Block關係密切,後者在月中已經正式結束在港的OTC服務。

其他無法安然踏進2023年的本地加密幣交易所,還有AAX。11月中,AAX暫停用戶提款,及後傳出倒閉消息,用戶無法取回資產,網上苦主群組有多達數千人,涉款以億元計。上周五(23日),警方就AAX事件拘捕兩人,至於另一合夥人仍行蹤杳然。

今年幣圈爆出多宗「黑天鵝」事件,例如FTX、AAX等交易所接連倒閉。(路透資料圖片)

違規多涉人為 非技術問題

諷刺的是,FTX在出事前數天,SBF才剛於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表講話,揚言香港可成為亞洲的加密幣中心城市,港府當時亦發表了《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表明在發展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圈的政策立場和方針。

研究加密幣的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助理教授游楊指出,加密幣交易所應受監管,不可未經授權挪用客戶資金;多家加密幣交易所倒閉,問題根源並非加密幣技術,「而是人和道德問題,給交易所太大的權力。」

游楊認為,加密幣交易所應受監管,不可未經授權挪用客戶資金。(受訪者提供圖片)

資金槓桿受限 難吸海外平台

本月7日,立法會三讀通過有關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制度的修訂條例,在香港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的服務業者,須先向證監會申領牌照,並遵守《打擊洗錢條例》規定,發牌制度將於明年6月1日起生效。

有「加密幣指數之母」之稱的信昇亞洲指數諮詢委員會主席黃愛玲直言,具規模的海外交易所,多數靠資金槓桿來發展,發牌制度相信不會容許交易所作太大的資金槓桿,「不能把它們的生意額,投射成未來持牌交易所將能賺到的錢。」

這位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前高層、港交所(00388)前高級副總裁認為,比較理想是由政府或港交所牽頭創立或投資於加密幣交易所,甚至發行穩定幣,「(政府)如果想保護市民(投資者),一定要站出來。」

黃愛玲強調,政府如想保護市民,一定要站出來。(黃勁璋攝)

黃愛玲續指出,若早幾年政府率先創立加密幣交易所,「可能已經贏晒全世界」,剛於本月中推出的加密資產ETF,亦可望是追蹤本地交易所,而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比特幣和以太幣期貨合約,實現「肥水不留別人田」,甚至避免AAX等倒閉事件發生。

然而,今年3月港交所市場聯席主管蘇盈盈曾強調,暫不考慮把加密幣納入旗下全新試點數碼資產交易平台Diamond的交易範圍。

針對明年生效的交易所發牌制,黃愛玲坦言,海外交易所除非主打買賣其他具抵押的虛擬資產,例如非同質化代幣(NFT),甚至是未上市初創企業的股份,否則未必有誘因來港註冊並受監管。

區塊鏈屬跨地域產物,要限制港人參與投資,可能並非易事。(信報資料圖片)

容許散戶參與大勢所趨

區塊鏈屬跨地域產物,資金又向來可自由進出香港,要限制港人參與投資,或者使用某些交易所,可能並非易事。游楊早前曾訪問1512名港人,當中422人(27.9%)宣稱持有加密幣、NFT或相關資產,「按目前香港法律來看,是不應該有這麼多香港居民持有這些虛擬資產。」

發牌制度明年實施初期,服務提供者只能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政府會諮詢公眾,再決定是否把散戶投資者納入服務範圍。游楊贊成讓散戶參與,好過他們流失至外國的交易所,甚或令市場衍生大量不合規交易所,一旦倒閉,政府或投資者將難以追討。

他直言,監管部門可取締違規的銀行,卻沒辦法取締一條公鏈,「監管者很難透過監管不讓人參與投資……(監管者)思維一定要變。」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FTX破產成投資教育契機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