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減排屬建築行業當務之急 (鄧淑明博士)

By on August 30, 2022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今年7月,香港破紀錄的25個熱夜,再加上歐洲熱浪導致數千人死亡、南韓首都圈暴雨成災的新聞,令人不得不再認真思考極端天氣和全球暖化問題。

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建築物目前佔全球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近四成。這主要分為兩方面,首先是家居、工商大廈和商場等的日常運作,當中照明、空調等佔全球每年碳排放量的27%;另一方面,建築過程、維修保養和拆卸引致的排放,佔每年碳排約一成。

然而,聯合國估計,未來30年將有25億人移居到城市,建築業界預料城市每天需增加1.3萬幢建築,直到2050年為止,才可跟上全球人口的增長步伐,屆時與建築物相關的碳排放量或會倍增。

今年7月,香港破紀錄的25個熱夜,令人不得不再認真思考極端天氣和全球暖化問題。(信報資料圖片)

香港人口稠密,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指建築物佔本地碳排放逾六成,比全球平均的四成要多一半,建築工程所產生的碳排佔當中近兩成。政府估計,每年新建大廈超過500幢,如何以更環保的方式建造和管理樓宇,是重要任務。

「綠建環評」(BEAM Plus)是本港權威的環保評估和認證,由2011年至今,註冊登記了「綠建環評」(不等同獲認證)的建築有2000多幢。事實上,環保建築頗受客戶歡迎。理工大學曾有研究審視環保建築物能否賣得更高價格,發現這類單位的確比傳統建造(未註冊「綠建環評」)的售價高約3.4%至6.4%。在其他地方也一樣,例如新加坡,採用官方認證的環保建築會帶來4%至5%溢價,日本東京也貴大約半成。

香港人口稠密,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指建築物佔本地碳排放逾六成,比全球平均的四成要多一半。(中通社資料圖片)

可是,售樓溢價難以抵消高成本。香港測量師學會在2017年的研究,參考全球多地,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日本、紐西蘭、新加坡、菲律賓及中東的例子,發現綠色建築項目的成本平均貴34%,令不少地產商卻步。

有難題就表示有商機。筆者之前曾經談及,初創企業、風險投資和一些水泥製造商都在尋求取代混凝土或使用更環保的建築方案。同時,在芬蘭、挪威和瑞典,近一半新房屋以預製方法(prefabrication)組裝合成。以此方法的好處是,組件生產可與地基工程同步進行,加上裝嵌一個樓層一般僅需數天,組裝合成法不僅可把施工期壓縮最多近半(如大埔白石角的創新斗室),同時減少達85%的建築廢料浪費、5%的能源消耗量及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綠色建築項目的成本平均貴34%,令不少地產商卻步。(新華社資料圖片)

不說不知,原來預製組件早在香港上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牛頭角下邨時已經出現。不過,立法會秘書處早前研究顯示,使用預製組件有機會增加單位建築成本17%。有否解決辦法?下次再談。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