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戰爭促成科技進步 (車品覺)

By on August 3, 2022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紅杉資本中國專家合夥人、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暨學術委員會委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上文提到主動與被動收集數據的需求,是要作出資源上的平衡,具體投放多少需要視乎數據分析的精準度;性命攸關的還是談及上班遲到幾分鐘的事情;要即時反饋的還是可以深思熟慮、從長計議等。筆者接着要說的例子,就屬於分秒必爭的事情了。

雷達系統可以說是人類資訊史上一個偉大發明,它是主動及不間斷探索資訊的典型例子。十九世紀末,麥克斯韋的電磁學理論,啟發科學家探索無線電在遠距離探測上的巨大潛力。這個想法促使後來雷達的發明,並衍生很多有價值的應用,包括航海、醫學和飛機導航等,以至成為今天無人車的關鍵技術之一。雖然筆者不想接受這個事實,但很多科技的進步都和戰爭脫不了關係。

雖然不想接受這個事實,但很多科技的進步都和戰爭脫不了關係。(法新社資料圖片)

雖然不想接受這個事實,但很多科技的進步都和戰爭脫不了關係。(法新社資料圖片)

雷達的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是發生在1940年納粹德國領袖希特拉的「海獅計劃」行動,德軍當時計劃橫渡英倫海峽登陸英國海岸,由於第一批登島人數多達7萬,空軍必須要爭取制空權。在這場英國保衞戰開始時,英國和德國分別擁有640架和3021架戰機,軍備強弱懸殊,德軍表面上佔盡優勢,但結果今天大家都知道,當時德軍損失慘重,而且元氣大傷。

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事後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到,這場戰役的勝利跟雷達有密切關係。事源英國皇家空軍高層對勞勃.華生—瓦特(蒸汽機發明者的後人)無線電波的研究很有興趣,並撥款支持他的項目。

雷達的發明衍生很多有價值的應用,包括航海、醫學和飛機導航等。(法新社資料圖片)

雷達的發明衍生很多有價值的應用,包括航海、醫學和飛機導航等。(法新社資料圖片)

瓦特的團隊建造了能探測和定位飛行物件的無線電天線,當時(1935年)的可探測距離達到97公里,英國皇家空軍當機立斷興建5所雷達站,以覆蓋倫敦空域。後來更把防空區域拆分為各區指揮中心,並通過電話與前線雷達站直接聯繫。在確定敵機方向、航速、高度等資訊後,區域指揮中心向其管轄區的戰鬥機分隊同步發布攻擊命令。而這預警、定位、決策系統,最後以該指揮官的名字命名,稱為「道丁系統」。

戰後,IBM計算機科學家在1958年撰文,討論利用技術來收集商業智能的潛力。按照今天的理解,商業智慧就是利用技術來收集和分析數據,把它轉換成有用的資訊,並以此來「優於競爭對手」,早一步採取行動。俗語有云:「商場如戰場」,雷達防禦系統與商業的決策系統也是異曲同工,所以訊息量、噪音比例和成本效益等都要考慮在內,目的都是擊敗競爭對手。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