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環保換衣物 舊愛變新歡

By on July 16,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人言人語

平台一路走來,始終堅持「交換」二字。(JupYeah 執嘢 fb 專頁圖片)

平台一路走來,始終堅持「交換」二字。(JupYeah 執嘢 fb 專頁圖片)

香港有不少購物狂,部分人對時裝的沉迷甚至近乎病態程度,我胡文珊(Samathy)也曾經如此,在投資銀行打工時,視買衫作等閒,衣櫃堆滿大批不需要衣物,直到2011年忽然良心發現(笑),與中學同學兼好友尹寶燕(Ren)及其孖生妹妹Kodi,創立環保換物平台,鼓勵大家分享有用舊物,把別人的「舊愛」納為「新歡」,讓錯的資源放到對的位置,減少不必要消費。

我大學在加拿大多倫多讀經濟及東亞研究,2007年畢業回港,初期在住所附近幫小朋友補習,未幾媽媽聽從auntie們建議「你個女讀經濟梗係做iBank(投行)」,我當時連iBank是什麼都仍未弄清,便「儍更更」上網申請相關職位,之後收到高盛面試通知,也不知對方是何方神聖,就獲聘做分析員,過了數月,隨上司過檔雷曼兄弟,1年多後公司倒閉,我轉戰野村證券,亦曾任職中金公司(03908)、瑞銀等。

尹寶燕(左)與胡文珊(右)坦言,平台目標是改變消費習慣,避免浪費,減輕地球負擔。(何澤攝)

尹寶燕(左)與胡文珊(右)坦言,平台目標是改變消費習慣,避免浪費,減輕地球負擔。(何澤攝)

在投行日子收入不俗,且在名店林立的中環上班,午膳時段閒着無聊經常逛街買衫,不自覺愈買愈多,那時候連Ren都揶揄我「識你十幾年,未見過重複着同一件衫」,實情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當年任職時裝雜誌編輯的她,「躲於衣櫃裏,躲於失落裏」的衣服數量跟我不遑多讓。

2011年9月某日,我與Ren及Kodi相約於其中一人家中晚飯,事前聊起各自衣櫃都有很多新衫,不如各帶幾件去交換,結果當晚我們均滿載而歸,遂靈機一觸決定「發大嚟搞」,創立環保換物平台,同年聖誕在觀塘工廈舉辦首次換物派對,原本只招待圍內70個朋友,惟多了街外人從社交媒體得知此事,不請自來,結果皆大歡喜,為我們注入強心針。

尹寶燕(左)與胡文珊(右)的換物平台,本月初舉辦交換衣服活動及縫製工作坊,反應不俗。(馬會圖片)

尹寶燕(左)與胡文珊(右)的換物平台,本月初舉辦交換衣服活動及縫製工作坊,反應不俗。(馬會圖片)

設平台接收 賦二次生命

其實換物文化在外國流行已久,本港也有類似平台,不過以往局限於外籍人士圈子,專以本地人為對象的甚少,我們嘗試開始做起,不時舉辦二手換物會,參加者愈來愈多,初期大家崇尚施比受更有福,往往「捐多拎少」,試過有次活動完結後清場,竟執出裝滿20多個「紅白藍膠袋」的衣服,當下簡直晴天霹靂。

為求散貨,試過在街頭搞快閃送衫,可是又衍生另一問題,有參加者不理好醜,一入場就瘋搶,甚至拿去轉賣,似乎違背我們「為舊物尋找新主人」原意,此後學精了,規定每位參加者最多只能拿一個大袋的衣服。

平台期望大家願意捐出之餘,亦樂於接收別人的,為服裝賦予二次生命。(JupYeah 執嘢 fb 專頁圖片)

平台期望大家願意捐出之餘,亦樂於接收別人的,為服裝賦予二次生命。(JupYeah 執嘢 fb 專頁圖片)

平台一路走來,始終堅持「交換」二字;對我們來說,參加者只捐不拿或只拿不捐都並非理想選項,有人每次送贈大量衣物過來後,就心安理得「去舊迎新」再買新衫,這不是個可持續發展方向,我們不想平台淪為別人棄置舊衫的「垃圾桶」,那跟一般回收無分別。

有些人或對舊衣物感抗拒,若然細心地想,大型連鎖店的衣服曾給多人試穿,大多未經清洗,隨時較二手衫更髒,期望大家願意捐出之餘,亦樂於接收別人的,為服裝賦予二次生命;說到底,很多時大家「想要」的物品,並非我們所「需要」,平台目標是改變消費習慣,分享有用東西,避免浪費,減輕地球負擔。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何澤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