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中大脂肪肝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By on November 4,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任于君教授及其團隊,憑一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獲得二等獎。(中大提供圖片)

于君教授及其團隊,憑一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獲得二等獎。(中大提供圖片)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昨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得獎名單,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于君教授【圖】及其團隊,憑一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獲得二等獎。同樣奪獎的,還有研究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係及應用的香港科技大學吳宏偉教授團隊。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國家設置的5個科學技術獎勵之一,用於獎勵集體或個人取得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或應用基礎研究優秀成果,被視為國內自然科學領域中的最高殊榮。獲獎的于君表示,隨着生活方式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急升,目前成年人平均發病率介乎25%至40%。團隊的研究涵蓋自然發病史、發病進程的分子機制以及診斷和防治全過程。

于君續指,團隊將從三方面繼續研究,首先是血清診斷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否炎性存在的標誌物、分子機制和治療靶點;其次是研究脂肪肝相關肝癌的分子機制、發現治療靶點和治療措施;第三是通過改進腸道微生態,發掘有效的益生菌或益生元,協助預防和治療脂肪肝。

科大教授吳宏偉團隊自1995年起致力研究非飽和土,其自主研發的儀器,獲授予兩項美國發明專利。(信報資料圖片)

科大教授吳宏偉團隊自1995年起致力研究非飽和土,其自主研發的儀器,獲授予兩項美國發明專利。(信報資料圖片)

科大非飽和土應用同奪獎

另一位獲獎學者、科大教授吳宏偉則指出,非飽和土是固、液、氣三相多孔介質,是地球上所有建築物的承載體及邊坡的組成材料,惟人類對非飽和土的狀態特性認知不深,導致大量工程災害,例如破壞邊坡、大壩和路基等,造成財產甚至人命損失。

團隊自1995年起致力研究非飽和土,其自主研發的儀器,獲授予兩項美國發明專利,全球約300個研究機構、院校及政府部門採用,理論成果亦獲國家填埋場(即堆填區)覆蓋系統和省公路設計規範採納。吳宏偉預計,在「一帶一路」發展和城市基建上,非飽和土的理論和應用,將發揮愈來愈大作用,未來朝凍融方面進行研究。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