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晚期癌症研新藥變慢性病 港大9實驗室進駐InnoHK

By on October 27,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政府早前推出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旨在滙聚全球頂尖科研人員,作世界級及具影響力的科研合作。香港大學有9所研發實驗室獲選進駐InnoHK,其中由理學院化學系系主任支志明教授領導的「合成化學與化學生物學實驗室」被納入Health@InnoHK,主力開發新一代抗癌化合物,令晚期癌症變成可治療的慢性病,藉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對於已擴散的晚期癌症,常規治療通常由多種療法組成,包括化療、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惟這些療法各有不足,例如標靶藥物容易讓患者產生耐藥性、免疫治療仍處於發展階段等。支志明與他的團隊致力在天然藥物和產品,以及非天然合成化合物中,尋找理想的化合物製藥。

支志明期望新藥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存活率。(受訪者提供圖片)

支志明期望新藥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存活率。(受訪者提供圖片)

治肝肺鼻咽癌 助患者延壽10年

新藥首要針對肝癌、肺癌和鼻咽癌,支志明期望新藥具有標靶性質,攻擊癌細胞之餘,還能殺死癌幹細胞,同時具有抗血管增生效果,將來更能與免疫療法結合,以一種藥實現多種療效;長遠目標令晚期癌症變成可治療的慢性病,延長患者生命至少5年至10年。

團隊成員由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及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三方組成;現有37個研究項目,5年資助金額逾5億元。實驗室有20個博士生名額,目前已招收了10個博士生,其中第一批5個由港大及倫敦帝國學院合作培訓;未來亦有意招收人工智能(AI)相關學科的博士人才,研究分子模型。

支志明透露,新藥首要針對肝癌、肺癌和鼻咽癌。(受訪者提供圖片)

支志明表示,新藥首要針對肝癌、肺癌和鼻咽癌。(受訪者提供圖片)

AI平台覓新能源物料降成本

此外,由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教授陳冠華帶領的「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獲納入AIR@InnoHK,資助金額超過3億元。團隊由港大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組成,透過結合大數據、機器學習、運算科學及實驗測量,加快發現新材料的速度,短期目標聚焦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鋰離子電池。

傳統上新材料要靠實驗尋找,惟實驗成本高昂,在電腦上設計新材料一直是陳冠華以至行業的目標。陳冠華強調數據重要,團隊亦要繼續做實驗;惟在數據科學家、運算科學家及實驗測量的合作下,有望以AI提升計算機模擬的精確度,藉此降低尋找新材料的成本。

陳冠華透露,在OLED材料方面已申請了3個自家知識產權。(陳施敏攝)

陳冠華透露,在OLED材料方面已申請了3個自家知識產權。(陳施敏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