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從中學習機械與編程 推動RV遙控賽車 戴景樑豈只講玩

By on October 11,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周一人物

車手以軚盤及油門控制真實1比10遙控車,透過模型車上鏡頭即時傳送賽道情況。(黃潤根攝)

車手以軚盤及油門控制真實1比10遙控車,透過模型車上鏡頭即時傳送賽道情況。(黃潤根攝)

遙控模型車與賽車電玩遊戲,是不少男生童年恩物;本地「實境虛擬」(Real Virtuality,RV)(見另稿)模型汽車比賽平台Formula Square,巧妙地把兩者結合,讓玩家自己砌出實體遙控車參賽之餘,在操作上則如打機一樣,有着各種電子虛擬設定,恍如置身車中駕駛;公司創辦人戴景樑(Edward)讀機械工程出身,為玩家提供娛樂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心願,期望透過賽車引起小朋友對學習機械知識及編程等的興趣。

Edward對改裝遙控車的熱愛,主要是童年時受父親熏陶,他憶述其人生首部遙控車正是爸爸送贈,「仲好記得係四驅車(皇帝號)勝利者,本身用筆芯電,爹哋好叻,會去深水埗買啲大嘅組裝電返嚟(改裝),等架車玩得耐啲同行得快啲,原來普通玩具可以改成咁,我哋受佢影響,開始鍾意研究呢方面嘅嘢。」

中學年代,不時相約志同道合朋友在停車場玩遙控車,當然少不了改裝,起初是加速、轉彎時「飄移」,後來忽發奇想裝置機關,「好似Batman(蝙蝠俠)車咁,放啲沙『陰』(整蠱)後面嘅車」。在英國大學畢業後,他投身電子產品業,在當地工廠做了近10年之久,2007年回港發展,與朋友創業,主攻老本行機械工程,推出1比1直升機模擬駕駛艙。

戴景樑期望透過結合遙控模型車與賽車電玩遊戲,引導小朋友從興趣中學習。(黃潤根攝)

戴景樑期望透過結合遙控模型車與賽車電玩遊戲,引導小朋友從興趣中學習。(黃潤根攝)

放棄搞直升機Uber 轉戰電競

「嗰陣內地領空開放,諗住做『直升機Uber』,可以點對點飛來飛去,但做呢個之前先需要有直升機,所以我哋裝咗個模擬駕駛艙,等人先做模擬駕駛,之後再慢慢編寫自動駕駛程序。」其後他們向香港飛行協會申請認證,對方派員試驗,也認同像真度超高,「不過慢慢發現成本太高,行頭又比較窄,似乎唔適合長遠發展。」

出師不利並未打擊Edward信心,眼見近年電競流行,他靈機一觸,轉攻賽車領域,「(賽車)比較受大眾歡迎,如果直升機……我哋叫『海陸空』啦,陸地一定相對容易,於是想將電競賽車、實體遙控車加埋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教學,幾個元素放埋一齊,簡單嚟講好似做緊一個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咁,不過門檻低啲,等大家容易接觸得到。」

讀機械工程出身的Edward,不時親自教授小朋友相關知識。

讀機械工程出身的Edward,不時親自教授小朋友相關知識。

「如果只靠一個熱誠、或者對車嘅愛好去玩,並唔足夠;我哋將科技加入車度,希望呢種技術吸引參加者互相分享;好多鍾意實體賽車嘅人,都覺得畀車房搞就得,什麼汽車理論、原理都唔關自己事;我哋而家由小朋友開始,畀啲STEAM、STEM嘅元素,等佢哋知道原來學咗畫圖、電子零件、氣流物理……可以喺比賽大派用場,令大家可從興趣中學習。」Edward娓娓道來。

他指出,傳統電競玩家通常躲在家,使用數碼器材,完成後無法帶走任何實物;作為數碼港培育計劃成員之一的Formula Square,理念是期望參加者可自備實體遙控車,來到現場並利用系統比賽,「係一種要佢哋出嚟玩先得嘅實體電競,好讓大家多啲交流」,賽後參加者不會純粹收穫一個成績,而是可能再研究自己的車應如何調節,當中會對一些機械、軟件工程及編程方面的知識產生更深了解。

在一級方程式(Formula 1)賽事中,車手坐在賽車的駕駛座比併,而Formula Square的玩家則坐在獨立模擬駕駛座,以軚盤及油門控制真實1比10遙控車;透過模型車上鏡頭即時傳送賽道的真實情況,而車手的操控動作也同步傳輸到模型車,就像置身遙控車中,在賽道上馳騁。系統可加入各種虛擬數據,例如車的調整、模擬下雪、賽道出現虛擬金幣等,令遊戲有真實感之餘,還添加無窮變化。

Edward(左三)的團隊全屬遙控車發燒友,相處融洽。

Edward(左三)的團隊全屬遙控車發燒友,相處融洽。

營商不忘社責 建正面價值觀

玩樂只是引子,擁有自動化機械背景的Edward,最希望玩家可在沒有任何壓力下,學習及鑽研更多關於機械、軟件工程甚至編程知識,「真正嘅賽車,改裝費好貴,並非一般人負擔得起,而且只限成人參與,我哋想突破呢啲限制;當大家投入咗呢種興趣,自然會諗辦法令你架戰車『升呢』、愈揸愈快,由呢個基礎引導佢哋點樣去學習;如果只係硬生生教知識,唔需要STEM啦。」

教育以外,Edward冀扭轉外界覺得「打機、賽車等於飛仔」的負面印象,甚至可成為親子活動,「而家參加者仲係個體咁玩,嚟緊可以組隊,譬如4個人,有工程師、領隊、正副車手,一個4人家庭各司其職,喺比賽中靠團隊精神爭取佳績,過程中一邊學習,一邊互動交流,增進感情。」

他又說,一家人在車隊中擔任的崗位,可不時轉變,「例如第一次媽咪係領隊,下一次比賽就輪到做工程師或車手,互換角色來體驗返『咦,媽咪上次做呢個位,點解會咁做?有咩難處?』透過呢種反射形式,等佢哋回到日常生活,多返啲同理心;呢啲係比較深層次嘅嘢,我覺得發展一門長線生意,都應該有少少社會責任;所以除咗開發系統,如果可以令人建立正確價值觀,係另一個得着。」

賽車講求速度,惟不能一味要快,須兼顧穩定和團隊合作性;不論玩樂或營商,道理也一樣。

Edward冀扭轉外界覺得「打機、賽車等於飛仔」的負面印象,甚至可成為親子活動。(黃潤根攝)

Edward冀扭轉外界覺得「打機、賽車等於飛仔」的負面印象,甚至可成為親子活動。(黃潤根攝)

1011_X04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潤根、受訪者提供

其他「周一人物」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